居民医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我国覆盖非就业人群的普惠性医疗保障制度,核心特点是“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通过个人缴费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为城乡居民提供住院、门诊等基础医疗费用报销保障。
-
参保对象
主要覆盖无固定工作的城乡居民,包括未成年人、学生、老年居民、农村居民、灵活就业人员等。与职工医保不同,居民医保不要求连续缴费,按年度参保缴费即可享受次年保障。 -
筹资方式
费用由个人和政府共同承担,个人缴费标准较低(通常每年几百元),财政补贴占大头。例如2025年个人缴费约380元/年,财政补助不低于640元/年,经济困难群体可享受减免政策。 -
保障范围
报销范围包含住院、门诊大病及部分普通门诊费用,起付线、封顶线和报销比例因地而异。例如三甲医院住院平均报销比例约60%-70%,基层医疗机构可达80%以上,部分地区还涵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门诊用药。 -
与职工医保区别
居民医保缴费低但报销比例和额度相对较低,无需累计缴费年限;职工医保由单位和个人共担费用,报销待遇更高且缴满年限可享终身医保,但月缴费金额显著高于居民医保。
提示:居民医保是防范“因病致贫”的基础防线,建议所有未参加职工医保的群体主动参保,尤其关注当地集中缴费期(通常每年9-12月),错过可能影响次年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