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审核流程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可分为机构定点审核、医疗费用报销审核及基金监管审计三个主要环节,具体步骤如下:
一、机构定点审核流程
-
提交申请材料
医疗机构需提交《定点机构申请表》、营业执照、执业许可证、GSP认证资格等材料。
-
医保部门审核与实地考察
医保部门对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并组织人员实地考察机构资质、服务能力等。
-
审批与公示
经局务会议研究确定定点资格后,通过政府公示平台向社会公告。
二、医疗费用报销审核流程
-
医疗机构提交资料
住院患者需提供住院病历、费用清单、诊断证明等材料。
-
医保部门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病种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治疗规范、费用合理性等。
-
主动监督 :对治疗前处方、检查项目进行事前审核,剔除自费药品和超标准项目。
-
被动监督 :对已发生的费用进行抽样检查或专项审计。
-
-
审核结果处理
符合政策的费用进入结算流程,不符合政策的部分退回医疗机构。
三、医保基金监管审计流程
-
审前准备
收集医保政策法规、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等资料,组建专业审计团队。
-
现场审计
-
审查财务账目、报销凭证,核实收支真实性。
-
实地检查医疗机构药品库存、诊疗服务价格等。
-
与患者交流报销情况,核实信息真实性。
-
-
审计报告与整改
整理审计证据,编制报告并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提出整改建议。
四、其他注意事项
-
内部审核机制 :医疗机构需建立医保内部审核流程,包括医生开具医嘱、医保办审核、费用结算等环节。
-
政策宣传与培训 :医保工作人员需定期学习政策,确保审核准确性。
以上流程均需结合信息化系统(如金保系统、医保服务平台)实现自动化处理,同时强化人工复核与实地核查,保障医保资金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