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时流泪,医学上称为 **“鳄鱼泪综合征”**,常见病因有面神经损伤、泪道阻塞、眼部炎症等。
面神经损伤:面神经在恢复过程中,神经纤维可能出现错向生长,原本支配唾液腺分泌的神经分支,错误地生长到了支配泪腺的神经区域。当进食刺激唾液分泌时,也会错误地刺激泪腺,导致流泪。常见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如贝尔面瘫,或因耳部手术、外伤等导致面神经管病变、膝状神经节病变。
泪道阻塞:泪道包括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等结构,负责将泪腺分泌的泪液引流到鼻腔。当泪道由于炎症、外伤、先天性狭窄或肿瘤压迫等原因发生阻塞时,泪液排出受阻,大量泪液积聚在眼部。进食时,面部肌肉频繁活动,挤压泪囊,促使原本潴留的泪液溢出,出现流泪症状。
眼部炎症:眼部炎症如结膜炎、角膜炎,炎症因子刺激眼部神经末梢,引起泪腺反射性分泌增多,泪液产生量远超正常排出速度。炎症造成的眼部组织水肿,可能影响泪道的通畅性,进一步阻碍泪液引流。进食时,眼部受刺激,泪液分泌进一步增加,从而导致流泪。
进食流泪并非正常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疾病。若频繁出现此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检查明确病因,以便针对性治疗,避免病情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