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风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与多种因素相关,目前并没有某种特定中药可以保证根治抽风。抽风的成因复杂,可能由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动风等引起,需辨证论治。
热极生风
当人体感受温热之邪,热邪炽盛,燔灼肝经,筋脉拘挛,就会引发抽风。此时常用羚羊角、钩藤、菊花等中药。羚羊角咸寒,能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对于高热导致的抽风有很好的疗效;钩藤甘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常与羚羊角配伍使用,增强息风止痉的作用;菊花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辅助缓解热极生风之证。
肝阳化风
多因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亢逆无制而动风。治疗时常选用天麻、石决明、龙骨、牡蛎等。天麻甘平,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对肝阳上亢导致的抽风有较好效果;石决明咸寒,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可辅助天麻平抑肝阳;龙骨与牡蛎都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之效,能加强平肝息风之力。
阴虚动风
久病或温热病后期,阴液亏虚,筋脉失养而致抽风。常采用生地黄、麦冬、鳖甲、龟甲等。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为滋阴要药;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协助生地黄滋阴;鳖甲与龟甲都能滋阴潜阳、退热除蒸,鳖甲软坚散结之力稍强,龟甲益肾健骨、养血补心之功更佳,共同起到滋阴息风的作用。
抽风病因复杂,治疗需准确辨证,依据个体情况制定用药方案,且中药治疗往往需持续一段时间观察效果,并非单一药物能快速根治,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