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应届生
根据最新政策规定,毕业一年内缴纳社保是否仍认定为应届生,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常规情况(两年择业期内未缴社保)
-
基本认定标准
毕业生在毕业两年择业期内(通常为毕业后的24个月内),即使未缴纳社保,仍可认定为应届毕业生。
-
社保缴纳的影响
若在择业期内缴纳社保,通常会被视为已就业, 不再 符合应届生的身份条件。
二、特殊政策延长择业期
-
多地政策调整
部分城市(如上海)已延长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将择业期延长至毕业证书落款年度的两年内。例如,2024年秋季招聘中,上海允许2022-2024年毕业的毕业生参与应届生招聘,不限制社保缴纳。
-
新疆专项政策
新疆明确将应届毕业生资格年限延长至3年(含毕业当年),对是否缴纳社保、签订劳动合同等无强制要求。
三、其他情形说明
-
实习期间缴社保
若在校期间或实习期间缴纳社保,通常不影响应届生身份,因为实习不属于正式就业。
-
灵活就业/自主创业
选择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并缴纳社保的毕业生,可能被认定为应届生,具体需参考当地政策。
总结建议
-
关注当地政策 :不同地区对社保与应届生身份的界定存在差异,建议以当地最新规定为准。
-
结合自身情况 :若在两年择业期内且未就业,可优先考虑以应届生身份求职;若已就业但希望保留应届生优势,可咨询单位或相关部门了解政策细则。
(注:以上信息综合自政府公开文件及权威机构解读,实际操作中请以当地最新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