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移送起诉后是否可以取保候审,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综合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符合取保候审的法定条件
-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
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仅适用附加刑(如罚金、剥夺政治权利),且无需逮捕即可防止社会危险性,可适用取保候审。
-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对于可能判处较重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若其社会危险性较低(如无逃跑、串供等风险),经司法机关评估后可取保候审。
-
特殊情形
包括:
-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
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
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未结,需变更强制措施的。
-
二、申请取保候审的时机
-
最佳申请阶段 :被刑事拘留后37天内或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前(约1-2个月)。此时检察机关对案件证据审查尚未完成,取保候审申请更易获批准。
-
其他阶段 :在侦查阶段或审查起诉阶段均可提出申请,但需符合上述条件且经司法机关审查同意。
三、注意事项
-
取保候审的审批权
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批准。若不符合条件,申请人需等待案件进展或通过其他途径维权。
-
违反规定的后果
若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相关规定(如逃逸、干扰证人等),可能被撤销取保候审并转为逮捕。
移送起诉后是否取保候审需结合案件事实、犯罪情节及社会危险性综合判断,符合条件的可依法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