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睡病必须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危及生命。关键治疗原则包括:针对病因用药(如寄生虫感染需抗锥虫药物)、分阶段治疗(早期药物选择更多且治愈率高)、支持治疗维持生命体征。若延误治疗,病情进入脑部阶段后死亡率显著上升。
昏睡病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和阶段制定方案:
- 寄生虫性昏睡病(非洲锥虫病):第一阶段使用喷他脒或苏拉明,第二阶段需穿透血脑屏障的药物如美拉胂醇或依氟鸟氨酸。新型联合疗法(硝呋替莫+依氟鸟氨酸)可提高晚期疗效。
- 代谢性或全身性疾病引发:如糖尿病昏迷需胰岛素,低血糖需补糖,肝肾功能衰竭需透析,同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脑肿瘤需手术或放化疗,脑水肿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并辅助呼吸支持。
- 发作性睡病等特殊类型:以中枢兴奋剂改善白天嗜睡,结合心理干预调节睡眠习惯。
预防与护理同样关键:避免蚊虫叮咬(非洲疫区)、定期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压疮等并发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怀疑感染应尽早就医并告知暴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