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尿蛋白不正常,通常是肾脏或全身性疾病的信号,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正常尿液中仅含微量蛋白(≤150mg/24h),而持续性蛋白尿提示肾小球或肾小管可能已受损,长期不干预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
-
生理性与病理性蛋白尿的区别
生理性蛋白尿(如剧烈运动、发热后)可自行消失,而持续性蛋白尿与体位、饮食无关,多次检测均为阳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需结合24小时尿蛋白定量确诊。 -
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长期蛋白丢失会引发低蛋白血症、水肿、免疫力下降,加速肾小球硬化,最终可能发展为尿毒症。它还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相关。 -
关键排查与应对措施
- 若尿检反复异常,需完善肾功能、超声、肾活检等检查;
- 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是核心治疗方向;
- 调整饮食(低盐、优质蛋白)可减轻肾脏负担。
提示: 体检发现蛋白尿“+”且持续存在时,切勿拖延,应尽早至肾内科专科评估,避免错过最佳干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