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肾炎是一类由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肾脏组织引发的肾脏炎症性疾病,常见类型包括IgA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典型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其核心特点是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损伤,需通过免疫调节治疗控制进展。
-
发病机制
免疫系统错误识别肾脏组织为“外来威胁”,产生抗体或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引发炎症反应。例如IgA肾病与黏膜免疫异常相关,狼疮性肾炎则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抗体攻击有关。 -
典型症状
- 血尿:尿液呈洗肉水色或镜下红细胞增多
- 蛋白尿:泡沫尿、严重时出现水肿(如眼睑、下肢)
- 高血压:因肾脏排水排钠功能下降引发
- 肾功能减退:晚期可能进展为肌酐升高、少尿
-
诊断要点
结合尿常规、血液检查(如补体C3/C4)、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及免疫学指标(如抗核抗体)。影像学检查(如B超)用于排除其他肾脏疾病。 -
治疗方向
- 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环磷酰胺抑制过度免疫反应
- 靶向药物:针对特定通路(如B细胞抑制剂)
- 支持治疗:控制血压(ACEI/ARB类药物)、低盐低蛋白饮食
早期干预可延缓肾功能恶化,患者需定期监测尿蛋白及肾功能指标,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