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后尿量减少的根本治疗在于及时补液恢复血容量、纠正电解质失衡,并根据烧伤程度采取分级干预。大面积烧伤需紧急静脉输液,小面积烧伤可口服补液盐,同时避免盲目饮水加重电解质紊乱。若合并急性肾损伤,可能需透析治疗。
-
补液治疗是核心:大面积烧伤后体液通过创面大量丢失,必须通过静脉补充乳酸林格液或生理盐水等晶体液,必要时联合胶体液。补液量需精确计算烧伤面积和深度,每小时监测尿量(成人需>30ml/h)以调整速度。
-
电解质与营养同步纠正:烧伤渗出液含大量钠、钾等电解质,单纯补水会引发脑水肿。应使用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同时摄入高蛋白食物促进创面修复。
-
分级处理原则:小面积烧伤(成人<30%、儿童<15%)可口服补液盐观察;中大面积烧伤需立即就医,通过中心静脉压监测指导输液,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巴胺)改善肾脏灌注。
-
并发症的针对性治疗:若出现急性肾损伤(无尿>12小时),需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清除毒素;合并感染时需用抗生素,避免脓毒症加重肾损伤。
-
长期监测与康复:即使尿量恢复,仍需定期检查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氮),直至烧伤创面完全愈合。严重烧伤患者可能需数月随访,预防慢性肾功能不全。
提示:尿量是烧伤后生命体征的"晴雨表",任何尿量持续减少均需专业医疗干预。切勿自行大量饮水或拖延就医,否则可能引发不可逆的器官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