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颅骨骨髓炎并不容易治愈,其治疗难度较大且周期较长。以下是具体原因:
-
病因复杂多样:该疾病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多种致病菌感染引起,这些病菌可通过开放性颅骨骨折、开颅或颅骨钻孔术、颅骨牵引术后感染等直接途径侵入颅骨,也可因头面部疖肿、鼻旁窦炎等其他部位感染灶经血行播散至颅骨。
-
症状严重且易扩散:急性期起病急骤,患者突然高热寒战,体温可达40℃左右,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精神萎靡、周身酸痛等。局部颅骨炎症浸润,头皮红肿热痛,进而形成头皮下脓肿,破溃后排出脓液及小块死骨,若未及时治疗,炎症会向骨膜下及颅内扩散,引发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
治疗难度大:在颅骨已遭到严重破坏及头皮形成慢性窦道时,单纯使用抗生素及换药和简单的窦道搔刮术等方法很难治愈,往往需要联合手术治疗,并且手术后还需多次换药,使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直至伤口愈合。若并发脑脓肿、化脓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治疗过程会更加复杂。
化脓性颅骨骨髓炎由于病因复杂、症状严重且易扩散、治疗难度大等原因,属于较难治愈的疾病,但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并及时进行规范的综合治疗,患者的病情仍有可能得到控制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