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长度的定义需根据具体场景和规范进行区分,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类型:
一、总长度(LOA)
指船舶最前端与最后端之间的水平距离,包括船体结构(如外板或内表面)及上层建筑(如桅杆、烟囱等)的长度。计算时需注意:
-
金属材质船舶以内表面为基准,非金属材质(如纤维增强塑料)以外表面为基准;
-
不计入船首尾端的突出物(如舷伸甲板、假首、活动装置等)。
总长度主要用于船舶登记、港口泊位费计算及船舶尺寸限制。
二、垂线间长(LPP/LBP)
指沿夏季载重水线量取的船体垂直距离,即船首至船尾两柱(或舵杆中心)之间的长度。该长度用于船舶性能试验、航海性能计算及装载能力评估。
三、登记长度
指船舶在登记证书中登记的水线长度,通常取最小型深85%处水线总长的96%。对于无舵杆船舶,取最小型深85%处水线总长的96%。
四、夏季载重线长度
指船舶在夏季满载排水量时的载重线位置到船首或船尾的垂直距离,用于确定船舶的载重能力。
五、分舱长度
指船舶处于最深分舱吃水时,一层或数层限定垂向浸水范围的甲板及其以下部分的长度。
总结
船舶长度的定义需结合具体场景:
-
总长度 :船舶整体尺寸,用于登记和泊位费;
-
垂线间长 :性能评估核心指标;
-
登记长度 :法律文书中的标准计算长度;
-
夏季载重线长度 :载重能力的关键参数。
不同规范(如《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可能对长度定义有特定要求,需以实际应用场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