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脒中毒是因接触、吸入或误服杀虫脒农药引起的中毒性疾病,其特点如下:
一、定义与病因
杀虫脒是一种高效广谱杀虫剂,可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或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并对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及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二、临床表现
-
轻度中毒
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心悸、胸闷及嗜睡,部分患者出现皮肤轻度发绀(以口唇、四肢末端明显)。 -
中度中毒
症状加重,伴随浅昏迷、皮肤黏膜显著发绀,以及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出血性膀胱炎表现,部分患者出现发热、血压波动、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 -
重度中毒
出现深昏迷、瞳孔扩大、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可能并发肺水肿、急性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或脑水肿,甚至心脏骤停。皮肤接触者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水疱及灼痛。
三、并发症
- 器官功能障碍:呼吸衰竭(呼吸中枢抑制)、急性肾衰竭(肾小管坏死)、肝损害(转氨酶升高)。
- 心血管异常: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早搏)。
- 精神症状:幻觉、抑郁等精神障碍。
四、诊断与鉴别
- 诊断依据:明确接触史,结合发绀(无气促)、出血性膀胱炎及嗜睡等典型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高铁血红蛋白升高。
- 鉴别诊断
- 有机磷中毒:以毒蕈碱样症状(如流涎、瞳孔缩小)和胆碱酯酶活性降低为特征。
- 其他农药中毒:如氯酸钠中毒虽有化学性紫绀,但伴有显著气促。
五、特殊人群风险
孕妇、儿童及老年人中毒后症状可能更严重,需优先救治。
注:中毒后应立即脱离接触并就医,治疗包括清除毒物(洗胃、导泻)、亚甲蓝解毒、对症支持(如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