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
严重器质性心脏病:
- 冠心病:心脏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缺氧,使心肌细胞功能受损,影响心脏的正常起搏和传导功能,可能引发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
-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的供血突然中断,引起心肌坏死。坏死区域的心肌无法正常传导电信号,容易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导致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的出现。
- 心肌炎:由病毒、细菌、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心肌炎症,可导致心肌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影响心肌的电生理特性,进而引发心律失常,包括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
- 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都会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影响心脏的起搏和传导系统,增加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的发生风险。
-
药物中毒:
- 洋地黄中毒:洋地黄是一种常用的强心苷类药物,但如果使用不当,过量服用会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引起洋地黄中毒。中毒后会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钠钾ATP酶,使细胞内钠离子增多、钾离子减少,从而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容易引发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
- 奎尼丁中毒:奎尼丁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其治疗窗较窄,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中毒。奎尼丁中毒会影响心肌细胞的复极过程,使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容易引起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的心律失常,也可能诱发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
-
电解质紊乱:
- 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电解质失衡状态会影响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过程,改变心肌细胞的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从而导致心律失常,其中就可能包括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
-
其他因素
-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支配失衡,可能影响心脏的起搏和传导功能。例如,过度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情绪因素,或者某些全身性疾病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都可能引发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
- 低温麻醉:在手术中使用低温麻醉时,身体的温度降低会使心脏的代谢率下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包括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
总的来说,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对于出现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