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一种由心包慢性炎症引起的心包增厚、粘连或钙化,导致心脏舒缩功能受限的疾病。以下是关于该疾病的详细说明:
1. 定义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指心包因慢性炎症发生增厚、粘连或钙化,形成坚硬的瘢痕组织,限制了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进而引发全身循环功能障碍。
2. 病因
该病的常见病因包括:
- 结核性感染:是最主要的病因,约占我国病例的多数。
- 化脓性感染:由细菌感染引起。
- 非特异性心包炎:原因不明的心包炎症。
- 其他因素:如放射性心包炎、心脏手术后并发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尿毒症等。
3. 临床表现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典型症状包括:
- 呼吸困难:多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 乏力:活动耐力下降,全身乏力。
- 腹胀和水肿:因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胃肠道淤血和体液潴留。
- 心悸:心率增快,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房颤。
- 其他症状:胸痛、胸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4. 诊断方法
诊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 心电图:可能出现低电压、ST-T改变。
- 胸部X线:心影增大,可见心包钙化。
- 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包增厚、钙化及双房增大。
- 心导管检查:必要时进行以明确诊断。
5. 治疗方法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 手术治疗:是解除心包对心脏束缚的唯一有效方法。通常在全麻开胸下进行心包开窗手术,切除增厚或钙化的心包,以恢复心脏功能。
-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如使用利尿剂减轻水肿,但无法根治疾病。
6. 预防与注意事项
- 早期治疗:如确诊为结核性心包炎,需规范足量地进行抗结核治疗,以避免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
- 定期复查:术后需定期复查,监测心脏功能。
- 健康生活方式:注意休息、饮食调节和情绪管理,避免过度劳累。
如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明确诊断并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