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与危险因素
- 主要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炎等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
- 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吸烟、肥胖、年龄(60岁以上风险显著增加)及家族病史等。
2. 典型症状
- 早期症状:活动后胸闷、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心绞痛)、心悸、乏力。
- 进展期症状:
- 心力衰竭: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水肿、端坐呼吸。
- 心律失常:头晕、晕厥、心悸加重,甚至猝死。
- 其他: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急性肺水肿表现)。
3. 治疗与管理
- 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用于改善心肌供血、控制症状。
- 手术干预:严重者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置入)或搭桥手术,以恢复血流。
- 日常管理: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度活动(如太极拳)、避免感染和过度劳累。
4. 并发症与风险
- 急性肺水肿:突发严重呼吸困难,需紧急救治。
- 休克或猝死:多因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恶化导致。
5. 预防建议
- 控制“三高”,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
- 健康饮食(少油少盐)、戒烟、保持理想体重。
- 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若需进一步了解诊断方法(如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或具体用药方案,可参考相关医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