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避免强行拉扯虫体
发现水蛭吸附在皮肤上时,切勿用手直接拉扯,否则可能导致吸盘断裂残留伤口,加重出血或感染风险。
2. 促使水蛭自行脱落
- 物理刺激:用扁平物体(如指甲、银行卡)轻撬水蛭边缘,或在其头部拍打使其松口。
- 化学刺激:将食盐、浓醋、酒精或清凉油涂抹在水蛭体表,数分钟后虫体可自动脱落。
3. 伤口处理
- 清洁消毒:水蛭脱落后,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
- 止血包扎:若伤口持续渗血,用干净纱布按压止血3-5分钟;若出血不止,需就医处理。
4. 预防感染
- 外涂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预防感染。
- 若伤口较深或出现红肿、疼痛加剧,建议及时就医清创,并遵医嘱注射破伤风疫苗。
5. 特殊情况处理
若水蛭钻入鼻腔、耳道等敏感部位,可用香油、蜂蜜或1%丁卡因溶液滴入,待虫体松脱后取出。
温馨提示:祭扫时建议提前在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或凡士林,避免在水蛭密集区域长时间停留。若出现过敏反应(如全身瘙痒、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