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切勿硬拉虫体
发现水蛭吸附在皮肤上时,立即停止任何拉扯动作。强行拔出可能导致吸盘断裂残留,引发感染或大出血。
2. 促使水蛭脱落
- 物理拍打:用手掌或干净鞋底在虫体上方快速拍打3-5次,利用震动使其松开吸盘。
- 化学刺激:用食盐、浓醋、白酒或烟油涂抹虫体表面,这些物质可使水蛭放松吸盘自行脱落(注意避免接触眼睛等敏感部位)。
3. 伤口紧急处理
- 清洁消毒:水蛭脱落后,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10分钟,再用碘伏或医用酒精消毒。
- 止血包扎:若出血不止,用干净纱布按压止血10分钟,避免使用云南白药等粉剂。
4. 特殊情况处理
- 面部伤口:因面部血供丰富,出血可能较明显,建议拍照记录伤口情况,便于后续就医评估。
- 感染预防:可涂抹红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但需避开眼周区域。
5. 及时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诊:
- 伤口持续出血超过30分钟
- 伤口红肿热痛加剧
- 出现发热、头晕等全身症状
- 无法判断伤口深度或是否需要缝合。
注意事项:
- 避免用嘴吸吮伤口,可能造成二次感染。
- 水蛭可能携带血吸虫等寄生虫,建议2周后到疾控中心进行相关检测。
- 清明时节野外活动建议穿长袖衣裤,裸露皮肤涂抹凡士林或驱蚊剂预防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