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溃疡的快速治疗需结合病因控制、药物干预和必要时的侵入性操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药物治疗(最快起效方案)
-
抑制胃酸分泌
首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静脉输注,可在24小时内显著提升胃内pH值,减少胃酸对黏膜的腐蚀。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可作为替代选择,但起效稍慢。 -
胃黏膜保护剂
联用硫糖铝或枸橼酸铋钾,可在溃疡表面形成保护膜,加速愈合。 -
止血药物
若存在出血,需静脉使用氨甲环酸或凝血酶,快速控制活动性出血。
二、内镜介入治疗(急性出血时首选)
- 内镜下止血:对呕血或黑便患者,立即行内镜电凝、激光止血或肾上腺素注射,止血成功率可达90%以上。
- 血管夹闭术:针对裸露血管的溃疡,使用止血夹封闭血管断端,防止再出血。
三、病因控制与支持治疗
-
去除应激源
同步处理原发病(如感染、创伤、休克),避免持续应激状态加重溃疡。 -
营养支持
通过肠内营养(鼻饲)或肠外营养维持能量供给,优先选择低脂、低纤维配方以减少胃刺激。
四、手术治疗(药物及内镜无效时)
适用于穿孔、持续性大出血或梗阻患者,术式包括:
- 胃大部切除术:彻底切除溃疡病灶。
- 穿孔修补术:急诊处理胃/十二指肠穿孔。
五、辅助措施(加速恢复)
- 监测管理:每4小时监测胃液pH值及潜血试验,调整抑酸药剂量。
- 饮食调整:急性期禁食,稳定后逐步过渡至清淡流质饮食。
- 心理干预:通过冥想、深呼吸等缓解焦虑,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注:治疗需在24小时内启动,药物联合内镜治疗可将止血时间缩短至1-2小时,但需根据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动态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