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和病死率高的特点。以下从定义、症状、严重性及治疗等方面为您详细解答:
1. 定义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是由于胆道梗阻(如胆管结石、胆道蛔虫或胆管狭窄)和细菌感染共同作用导致的急性炎症。这种疾病会导致胆管内压力升高,大量细菌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引发严重的全身感染和肝胆系统损害。
2. 症状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典型症状包括:
- 夏科氏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 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出现:
- 恶心、呕吐、腹胀;
- 意识模糊、精神症状;
- 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等。
3. 严重性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种急危重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以下严重后果:
- 败血症:细菌和毒素进入血液,引发全身性感染;
- 感染性休克:血压下降,危及生命;
- 多器官衰竭:包括肝、肾、呼吸等系统功能衰竭;
- 胆管破裂:感染扩散,进一步加重病情。
该病的病死率高达20%~23%,尤其对老年患者威胁更大。
4. 治疗方法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需要迅速且综合,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 抗休克治疗:通过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
- 抗感染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哌酮、喹诺酮类联合甲硝唑,并根据药敏试验调整用药。
- 手术治疗:
- 胆总管切开引流术:解除胆道梗阻,放置引流管;
- 急诊胆道减压术:如经鼻胆管引流术(ERCP)。
- 支持治疗:包括解痉止痛、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应激性溃疡等。
5. 预防与早期干预
- 预防措施:避免胆道结石形成,及时治疗胆道蛔虫等潜在病因。
- 早期干预:一旦出现典型症状(腹痛、高热、黄疸),应立即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总结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种严重的急危重症,具有高病死率和高风险。其发病急、症状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若发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以降低严重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