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性休克患者缓解疼痛需以稳定生命体征为前提,结合药物和非药物措施综合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一、药物镇痛
- 非甾体抗炎药
- 如布洛芬、阿司匹林,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炎症和疼痛,适用于轻中度疼痛。
- 阿片类镇痛药
- 强效镇痛药(如吗啡、芬太尼)用于中重度疼痛,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受体减轻痛感,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 镇静药物
- 地西泮、咪达唑仑等可缓解焦虑和烦躁,间接减轻疼痛应激反应,需在医疗监护下使用。
- 神经阻滞
- 利多卡因等局部麻醉药注射至疼痛区域,可快速阻断神经传导,适用于特定部位的剧烈疼痛(如骨折、术后伤口)。
二、非药物措施
- 快速补液复苏
- 优先输注生理盐水、平衡盐溶液或胶体液(如右旋糖酐),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灌注,间接缓解缺血性疼痛。
- 控制出血与固定伤肢
- 加压包扎或手术止血减少进一步失血,外固定骨折部位避免二次损伤,从而减轻疼痛。
- 体位调整
- 采用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的体位,增加回心血量,维持循环稳定。
- 吸氧与保暖
- 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吸氧,维持组织氧供;注意保暖避免低体温加重休克。
三、注意事项
- 避免自行用药:镇痛药可能掩盖病情或影响循环,需在专业评估后使用。
- 优先处理休克:疼痛管理需在补液、升压(如去甲肾上腺素)等抗休克措施基础上进行。
- 动态监测: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损伤性休克的疼痛缓解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在稳定生命体征的同时选择个体化镇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