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状况,通常由严重创伤引起,如大血管破裂、复杂性骨折、挤压伤或大手术等。以下是一些调理损伤性休克的建议:
1. 早期识别和诊断
损伤性休克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早期识别和诊断至关重要。常见的症状包括精神兴奋、烦躁不安、出冷汗、心率加速、脉压缩小、尿量减少等
2. 纠正休克
迅速纠正休克,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维持组织氧供是治疗的关键。具体措施包括:
- 保持休克体位:将患者的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增加回心血量及减轻呼吸困难。
- 补充血容量:快速输入扩容作用迅速的晶体液,如乳酸钠、复方氯化钠或生理盐水等,再输入扩容作用持久的胶体液,如右旋糖酐或血浆。
- 限制性液体复苏:为防止稀释性凝血病,推荐使用限制性容量复苏,第一个6小时应用晶体液<3L,并限制生理盐水和胶体使用量。
3. 止血和伤口处理
- 止血:有效止血是治疗损伤性休克的重要步骤。可以使用加压包扎、止血带、钳扎或缝合止血等方法。
- 伤口处理:对创口进行止血和简单清洁包扎,防止再污染。对骨折进行初步固定。
4. 药物治疗
- 镇痛剂:适当给予止痛剂,如七厘散、云南白药、田七末等,必要时可使用吗啡。
- 血管活性药物:在血容量已基本补足时,可考虑使用血管扩张药或强心药。
5.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 酸中毒治疗: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必要时静脉给予5%碳酸氢钠溶液,纠正酸中毒。
6. 手术治疗
对于有明确出血来源、大量失血所致的失血性休克,以及某(些)可疑部位出血伴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推荐应立即进行损伤控制手术。
7. 支持治疗
- 营养支持:在休克早期,胃肠道功能减弱,应暂时禁食或少进食。随着病情好转,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 水电解质平衡: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等
8. 温度控制
- 保温:保持患者体温,避免低体温。可以提高室温、应用辐射热或对流加热,所有静脉液体和血液制品应加温。
9. 监测和护理
- 动态监测:包括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四项、离子钙等指标。
- 尿量监测:每小时尿量少于25ml、尿比重增高提示血容量不足。
10. 预防并发症
- 防止感染:使用抗生素,避免继发感染。
- 防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通过及时止血和纠正凝血功能,防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调理损伤性休克,改善患者的预后。如果有进一步的问题或需要更详细的指导,建议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