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蛋白血症 Ⅳ 型主要表现为血浆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升高,甘油三酯(TG)明显增高,胆固醇(TC)基本正常或轻度增加。以下是一些常用于治疗该型高脂蛋白血症且效果较好的药物:
- 贝特类药物
- 作用机制: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α(PPARα),增加脂蛋白脂酶(LPL)的活性,促进 VLDL 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同时减少肝脏对 VLDL 的合成和分泌,从而降低甘油三酯水平,还可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水平。
- 常用药物:非诺贝特、苯扎贝特等。其中,非诺贝特一般每日服用一次,每次 0.1g - 0.2g;苯扎贝特通常每次 0.2g,每日 3 次。
- 适用情况: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对于高脂蛋白血症 Ⅳ 型患者,如果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贝特类药物是首选药物之一。
- 不良反应: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还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如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升高,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肌痛、肌炎甚至横纹肌溶解。
- 烟酸类药物
- 作用机制:抑制脂肪组织的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释放到血液中,从而减少肝脏合成 VLDL,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水平,同时能升高 HDL - C 水平。
- 常用药物:包括烟酸缓释片、阿昔莫司等。烟酸缓释片一般起始剂量为每晚 0.5g,根据血脂控制情况可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 2g / 晚;阿昔莫司每日剂量为 0.5g - 1.2g,分 2 - 3 次服用。
- 适用情况:可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低 HDL - C 血症以及混合型高脂血症。对于高脂蛋白血症 Ⅳ 型患者,尤其是合并 HDL - C 水平较低的情况,烟酸类药物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 不良反应:常见的有皮肤潮红、瘙痒,可通过逐渐增加剂量、饭后服药或同时服用阿司匹林等方法减轻症状。还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血糖升高、血尿酸升高等。
- 他汀类药物
- 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HMG - Co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的合成,从而使肝脏细胞表面的 LDL 受体表达增加,加速血浆中 LDL - C 的清除,同时也能轻度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和升高 HDL - C 水平。
- 常用药物: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阿托伐他汀每日剂量为 10mg - 80mg;瑞舒伐他汀每日剂量为 5mg - 40mg。一般起始剂量宜小,根据血脂控制情况逐渐调整剂量。
- 适用情况:主要用于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高脂血症,但对于高脂蛋白血症 Ⅳ 型患者,如果同时存在 LDL - C 升高或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他汀类药物也可作为联合治疗的选择之一。
- 不良反应: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还可能引起肌肉疼痛、无力,严重者可发生横纹肌溶解。还可能对血糖代谢产生一定影响,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血糖升高。
高脂蛋白血症 Ⅳ 型患者具体使用哪种药物效果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血脂水平、是否合并其他疾病、肝肾功能等,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血脂、肝肾功能和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