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隐翅虫咬脚后,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炎症反应,严重时可能伴随全身症状。具体表现可归纳如下:
-
局部皮肤症状
- 红斑与丘疹:被咬后数小时内,脚部皮肤会出现条索状或片状红斑,边界清晰,颜色鲜红或暗红,并伴有密集分布的瘙痒丘疹。
- 灼痛与瘙痒:患处有明显灼热感和持续性瘙痒,可能因搔抓加重皮损。
- 水疱或脓疱:随着病情发展,红斑区域可能形成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水疱,疱液清亮或淡黄色;若继发感染,可能转为脓疱,伴剧烈疼痛。
- 肿胀与活动受限:脚部关节附近被咬时,可能因局部组织液渗出导致肿胀,影响行走。
- 糜烂或溃疡:水疱破裂后,皮肤可能出现糜烂、渗出,甚至形成溃疡,愈合后可能遗留色素沉着或瘢痕。
-
全身症状
- 发热或寒战:若炎症反应较重或继发感染,可能出现低热(37.5-38.5℃)、乏力等症状。
- 淋巴结肿大:脚部附近的淋巴结(如腹股沟)可能出现肿大和压痛。
注意事项
- 隐翅虫毒液呈酸性,被咬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患处,避免毒素扩散。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挤压水疱,以防感染。
- 若出现大面积皮损、持续高热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