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处理需结合病原体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个体差异,具体处理方案如下:
一、基础治疗措施
- 休息与营养支持
患者需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肺负担,同时保证足够热量、蛋白质及维生素摄入,促进机体修复。 -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监测体温、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重症患者需进行心电监护。
二、药物治疗方案
- 抗生素治疗
- 轻度病例:首选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多西环素或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
- 中重度病例:需住院静脉注射抗生素,常用头孢菌素类(头孢曲松)、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或联合用药覆盖耐药菌。
- 特殊人群: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需根据肝肾功能调整剂量,青霉素过敏者可换用喹诺酮类。
- 对症治疗
- 退热镇痛: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缓解发热及胸痛。
- 止咳化痰:氨溴索、桉柠蒎等药物促进排痰,右美沙芬缓解干咳。
三、氧疗与呼吸支持
- 低氧血症患者: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90%。
- 呼吸衰竭患者:需高流量氧疗或机械通气支持。
四、并发症处理
- 胸腔积液/脓胸:胸腔穿刺引流联合抗生素治疗。
- 肺脓肿:延长抗生素疗程并配合体位引流。
- 多器官功能障碍:需多学科协作,针对性支持治疗。
五、辅助与预防措施
- 中医辅助治疗
清热解毒类中药(如清肺饮)可改善症状,常与西医治疗联用。 - 疫苗接种
推荐肺炎链球菌疫苗、流感疫苗,降低高危人群感染风险。 - 生活习惯调整
戒烟限酒、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感染源。
六、治疗注意事项
- 初始治疗48-72小时需评估疗效,无效者调整抗生素方案。
- 影像学(胸部X线/CT)用于监测肺部炎症吸收情况。
- 治疗周期通常为7-14天,需完成全程用药以防复发。
(注:以上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实施,具体用药及剂量需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