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协议管理工作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保基金安全的核心环节,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定点准入管理
-
严格新增机构审核
通过现场评估、专家评审等全流程管理,确保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符合医保定点资质要求。例如,宣州区2024年通过3次专家评审,新增7家医疗机构和15家零售药店。
-
动态调整机制
定期对定点机构进行复审,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服务协议,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机构。
二、协议履行管理
-
规范服务行为
要求医疗机构执行“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通过协议条款约束诊疗行为。
-
全流程线上化
实现医保服务协议签订、续签等业务的线上办理,提高效率。宣州区2024年实现596家医药机构全线上“网签”。
三、费用审核与结算管理
-
严格费用审核
对医保报销申请进行细致审核,拒绝不符合条件的费用支付,并对违规行为采取管理措施。
-
精细化结算机制
包括DIP清算、门诊慢特病管理等专项结算,确保基金使用精准高效。
四、监督管理与评估
-
强化日常监督
通过突击检查、不定期评估等方式,监督机构是否合规履行协议,严查违规操作。
-
绩效考核与奖惩
将协议履行情况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对违规机构进行处罚,对合规机构给予激励。
五、政策宣传与培训
-
定期政策解读
举办线上线下培训会,解读医保新政策,提升机构经办人员和参保群众对医保政策的理解。
-
提升服务能力
通过培训提高机构经办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参保群众便捷享受医保服务。
六、其他关键措施
-
统一协议范本 :河南省医保局推行全省统一的协议模板,规范协议内容。
-
细化考核指标 :如天津市医保局将医师药师行为与协议考核挂钩,强化日常监管。
通过以上措施,医保协议管理既保障了参保人员权益,又促进了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