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化、规范化和严格化
根据2024年以来国家及地方医疗保障部门发布的政策文件,医保处方用药管理呈现电子化、规范化和严格化的趋势,主要调整内容如下:
一、处方管理基本规范
-
处方限量与品种限制
-
普通门诊西药/中成药处方限1-5个品种,中成药不超过3个品种;
-
急诊处方限1-3天用量,门诊常规处方限1-5天用量,慢性病处方可延长至1-2个月。
-
-
处方有效期
- 急诊处方当日有效,门诊处方限3日内有效,部分慢性病处方可延长至1个月。
-
重复开具限制
- 上次门诊处方余量超过3天或慢性病余量超过1周时,本次门诊不得重复开具相同品种药品。
二、电子处方与信息化管理
-
电子处方流转
- 已上线医保电子处方中心的地区,支持电子处方直接下载至药店,暂未上线的地区需保留2年纸质处方。
-
处方存档与追溯
- 所有外配处方需保存不少于2年,纸质处方需连续编号、加盖专用章,并实现可追溯。
-
便民服务措施
- 鼓励医疗机构开设虚拟药房或便民门诊,为行动不便的参保人提供纸质处方服务。
三、监督管理与违规处罚
-
医疗机构责任
- 未按照规范保存处方的机构将面临医保基金扣减,情节严重的吊销相关资质。
-
零售药店监管
- 药店需严格审核处方真实性,发现违规行为需立即拒绝调剂并报告医保部门。
-
违规处罚机制
- 包括罚款、暂停医保服务、吊销执业资格等,具体视情节轻重决定。
四、地区性新规
-
玉溪市 :2025年4月1日起,慢性病患者需通过医保电子处方中心获取电子处方才能享受医保报销,纸质处方不再报销。
-
营口市 :高值药处方有效期最长不超过3天,与普通门诊处方一致。
总结
医保处方用药管理正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效率,同时强化监管以保障基金安全。参保人员需关注当地医保政策调整,医疗机构需规范操作流程。未来政策趋势可能进一步推动医保与医疗服务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