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旨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以下是一些关键任务和相关措施。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
优化党的领导管理体制机制
改革要贯穿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改革的各方面全过程,优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提升相关机构的统筹、规划、协调、督促职能,推动改革任务高效优质落地。
通过优化党的领导管理体制机制,可以确保改革方向正确,资源配置合理,推动教育、科技、人才的协同发展。
提升创新的层次性、全面性和协同性
把教育、科技、人才纳入国家优先战略,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落实,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的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
这种一体化改革有助于形成协同效应,提升整体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的全链条部署和全领域布局。
优化资源布局
增强布局的前瞻性、引领性和科学性,统筹创新资源与创新力量,把创新布局与人才布局结合起来,调动高校、院所、企业和科研人员等全社会各领域积极参与。优化资源布局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提升资源的组合效能,形成整体优势,推动国家战略必争领域的创新突破。
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
紧扣特色优势产业制定专项人才政策
围绕量子科技、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重量级产业,制定专项人才政策,确保在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通过专项人才政策,可以有针对性地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集聚天下英才
以开放的视野、全球的格局、包容的胸怀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更大力度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更高层次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积极融入全球人才创新网络。
开放的人才政策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才资源,提升我国在国际人才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激发人才活力
以管用的政策激发人才活力,提高党管人才凝聚力,完善工作运行整体性,广泛调动地方、部门、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面积极性。通过激发人才活力,可以形成人才辈出、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
优先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重点提升全球领先的原始创新、基础创新、应用创新的策源力和牵引力,培育建成全球的科学中心、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高水平人才高地可以成为引领国家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带动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创新能力提升。
打造区域吸引集聚人才平台
聚力打造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吸引集聚人才平台,重点提升国家战略腹地重大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布局的承载力和支撑力。区域人才平台可以促进人才资源的区域合理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国家竞争力的比较优势。
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
建立健全人才发展治理体系
改革要破除不适宜的思想观念,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和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力和创造力,激发和增强全社会活力动力。通过完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可以为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探索形成赋权形式、成果评价、收益分配等激励制度
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更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激励机制是推动人才创新的重要手段,通过赋权、评价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可以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涉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完善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可以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民族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