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当前中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旨在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下是对这一改革的详细解读。
改革的重大意义
战略资源的地位
- 人才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人才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 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有利于解决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政策精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激发创新动力
- 创新动力的激发:通过改革,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需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自主创新的关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关键在于人才队伍、组织体系、关键技术的联动并进。
- 科技领域的突破:通过改革,推动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学科工程等领军人才培育集聚,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
改革的原则方法
坚持党的领导
- 党的全面领导:改革要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政治引领和吸纳: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
- 协同部署:改革要实现教育、科技、人才协同部署,教育优先发展,持续夯实人力资源基础;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创新;加强人才引领驱动,不断巩固发展优势。
-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破除不适宜的思想观念,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和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力和创造力。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 全方位需求:中国是一个大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通过改革,完善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各领域各方面人才的自主培养机制,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 开放视野:用开放的视野、全球的格局、包容的胸怀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更大力度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提高在全球配置人才资源的能力。
改革的重点任务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
- 党的领导贯穿: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改革的各方面全过程,推动改革任务高效优质落地。
- 优化创新体系:把教育、科技、人才纳入国家优先战略,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落实,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的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
实施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
- 服务战略全局:人才政策要紧扣特色优势产业,引导各类人才面向改革发展主战场建功立业。
- 集聚天下英才:以包容的政策集聚天下英才,更大力度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提高在全球配置人才资源的能力。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优先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重点提升全球领先的原始创新、基础创新、应用创新的策源力和牵引力,培育建成全球的科学中心、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改革的实施细节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 市场需求导向: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 跨学科培养:高校应打破学科壁垒,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备多学科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强化人才激励机制
- 授权用人主体:向用人单位充分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让人才与岗位精准匹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 激励机制:强化人才激励机制,让不同专业特长、不同职业岗位的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将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基本原则和方法,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实施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改革将激发广大人才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