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审核流程根据退休类型不同有所区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正常退休审核流程
-
企业初审
企业或档案托管单位需提交职工档案、个人缴费结算单及《职工退休审批表》,并填写完整。
-
社保审核
-
社保机构(如社保中心)核验退休资格,主要审查:
-
基础条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性干部55岁/工人50岁);
-
关联材料:身份证信息与档案信息一致性、视同缴费年限、特殊工种年限等。
-
-
-
待遇核定与发放
完成审核后,社保机构核算养老金并发放相关证明文件,退休第二个月开始享受待遇。
二、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审核流程
-
企业申报
提供档案、特殊工种退休申请及劳动鉴定委员会出具的《职工劳动鉴定表》。
-
社保审核
社保机构审核特殊工种种类及年限,确认符合条件后开具《职工退休审批表》,并核算养老金。
三、因病退休(退职)审核流程
-
企业申报
需附《职工劳动鉴定表》(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出具,证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
社保审核
社保机构审核材料后,核定养老金并办理退工手续,退休后按月发放待遇。
四、其他注意事项
-
材料审核要点 :包括身份证与档案姓名一致性、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差异处理(以档案最早记录为准)、缴费记录与工作年限匹配等。
-
地区差异 :具体流程可能因地区政策不同存在细微差异,建议提前咨询当地社保机构。
以上流程均需在法定退休年龄前3个月启动,逾期可能影响退休资格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