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的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其历史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古代行政区划演变
- 先秦至秦朝
河池属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纳入桂林郡、黔中郡管辖。
- 汉代至隋朝
汉代属郁林郡、牂牁郡,隋朝设立始安郡,成为南北贸易重要通道。
- 宋朝至元朝
宋朝设立“庆远府”,标志着河池建制升级为“府”,元朝设“庆远南丹溪洞军民安抚司”加强边疆管理。
- 明清至民国
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升县为“河池州”,民国时期属“庆远、武鸣、百色行政督察区”,1983年设县级市,2002年改为地级市。
二、地理与战略地位
-
河池地处广西西北部,是连接桂、黔、川交通枢纽,也是西南出海重要通道。
-
其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历史上的“兵家喉地”,历代军事战略要地。
三、历史事件与文化特色
-
革命老区
-
文化符号
-
被誉为“六乡”(多民族聚居)、“世界长寿之乡”“歌仙刘三姐故乡”“世界铜鼓之乡”等。
-
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如铜鼓文化、水电开发历史等。
总结
河池历史是广西多民族融合与边疆开发的缩影,其建制演变与地理战略紧密相关,同时承载着丰富的革命文化底蕴。现代河池市延续了历史基因,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