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暑时节调养气血,关键在于“清补结合、应季而食”——推荐一周七天午餐以滋阴食材(鸭肉、莲藕)搭配温补药材(黄芪、当归),采用快炒、炖煮保留营养,每日安排1道时令凉拌菜解暑,避免午间暴晒后立即进补。
周一:黄芪枸杞炖鸭汤+凉拌苦瓜+杂粮饭。鸭肉滋阴,黄芪补气,苦瓜降火,小暑首日宜温和进补。
周二:莲藕排骨汤+蒜蓉空心菜+小米粥。莲藕生津养血,搭配排骨补充优质蛋白,空心菜清热解毒。
周三:当归红枣蒸鸡+冬瓜薏仁汤+糙米饭。当归活血,冬瓜利尿,适合易水肿体质。
周四:番茄牛腩煲+凉拌木耳+玉米饭。番茄富含VC促进铁吸收,牛腩补血,木耳润燥。
周五:百合莲子炒虾仁+丝瓜蛋花汤+紫薯饭。百合安神,虾仁高蛋白低脂,丝瓜缓解暑热烦渴。
周六:绿豆薏仁粥+清蒸鲈鱼+凉拌黄瓜。绿豆解暑毒,鲈鱼健脾,周末饮食可适当清淡。
周日:山药香菇炖鸡汤+清炒芦笋+黑米饭。山药补脾肺,芦笋富含叶酸,为下周蓄能。
小暑午餐需遵循“少油腻、多汤水、重色彩搭配”原则,利用食材天然属性平衡体内气血,避免冰饮伤脾。连续一周调理可改善疲劳、手脚冰凉等气血不足症状,尤其适合长期空调房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