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头肴汤是当地红白喜事宴席的“开席第一汤”,以肉臊子为基础,搭配胡萝卜、豆腐、木耳等十多种食材勾芡熬制,浓稠鲜香、色彩斑斓,素有“宁舍一桌席,不缺一碗头肴汤”的美誉。其核心在于肉臊子的煸炒、食材分步处理与厚芡勾兑,兼具饱腹与暖身功效,是兰州人待客的“早餐天花板”。
-
食材准备:主料需肥瘦相间的肉臊子(胡麻油煸炒至出油,加十三香、花椒面等调味),辅料包括焯水的豆腐丁、胡萝卜块,泡发的木耳、黄花菜,煎蛋皮、绿菠菜、粉条等,强调食材多样性与刀工均匀(如豆腐1厘米丁、蛋皮棋花块)。
-
分步烹饪:
- 炒臊子:热锅冷油下肉丁,加料酒、生抽腌制后炒香,盛出备用。
- 处理配菜:豆腐、胡萝卜焯水防碎;土豆丁油炸定型;木耳撕小朵,黄花菜切段。
- 熬汤勾芡:骨汤或清水烧开,依次下耐煮食材(胡萝卜、土豆、豆腐),加炒好的臊子,调入盐、花椒粉、生抽提鲜,老抽调色。最后勾厚芡(水淀粉需缓慢倒入),加入易熟的菠菜、蛋皮、蒜苗,淋香油增香。
-
搭配与吃法:传统配小花卷或馒头,泡软后吸饱汤汁;佐以油泼辣子、醋提味,腌咸菜解腻。宴席中常作为“头道暖胃汤”,早餐单吃亦饱足。
一碗地道的头肴汤,是兰州人对食材的极致利用与温情寄托。若想复刻正宗风味,需注意火候分段控制与勾芡浓稠度,冬日热食更显其暖身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