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蒸熟后裹粉油炸
广西贺州油糍粑是地方特色小吃,结合了糯米与红糖、鸡蛋等食材,口感软糯香甜。以下是传统做法的详细步骤:
一、材料准备
-
主料
-
糯米粉:2斤(需提前浸泡4小时以上)
-
红薯/粘米:1斤(蒸熟后捣成泥状)
-
鸡蛋:1-2个(用于裹粉)
-
-
辅料
-
白糖:适量(根据口味调整)
-
植物油:足量(用于油炸)
-
葱姜水/盐:适量(用于和面)
-
二、制作步骤
1. 糯米预处理
-
蒸煮 :将糯米粉与粘米按10:3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水揉成光滑面团。若使用生糯米,需提前浸泡4小时以上再蒸熟。
-
成型 :面团分成小剂子,压扁后中间下压成空心圆球,直径约1寸。
2. 裹粉油炸
-
裹粉 :将面球裹上一层鸡蛋液,再滚上一层红糖浆或面包糠,确保均匀裹粉。
-
油炸 :油锅烧至六七成热(约180℃),下入糍粑。中小火炸至两面金黄、微鼓起,捞出控油。
3. 调味与成品
-
调味 :炸好的油糍粑可淋上白糖水或蜂蜜,增加甜味。
-
传统仪式 :部分制作工艺中,油炸后需撒上炒过的白芝麻或葱花。
三、关键技巧
-
糯米选择 :选用支链淀粉含量高的糯米,蒸透后口感更筋道。
-
油温控制 :油炸时油温不宜过高,避免外焦里生。
-
裹粉技巧 :面团裹粉后需静置片刻,防止粘连。
四、文化背景
油糍粑常与广西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结合,如瑶族年货中,人们用石臼舂捣糯米,象征祈求丰收。蒸煮过程中加入茶油和蜂蜡,可防止糍粑粘连,保留独特风味。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制作出软糯香甜的贺州油糍粑,搭配茶饮食用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