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对桉树的管理政策近年来经历了多次调整,主要围绕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需求展开,具体可分为以下方面:
一、种植管理限制
-
禁限种区域
桉树种植被严格限制在商品林区,禁止在公益林区、水源涵养林区、永久基本农田及江河两岸、水库周边坡地等生态敏感区域种植。
-
清桉行动
-
时间节点 :2022年5月31日前需完成种植在永久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上的桉树清理,2025年前完成清退。
-
范围 :仅针对占用耕地的桉树,非林地上的桉树暂不清理。
-
-
更新改造目标
- 林龄满5年的桉树需逐步退出,通过更新改造提升森林生态功能,推动形成以大径材林为主的人工用材林结构。
二、采伐管理改革
-
审批机制创新
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简化流程,提高效率。试点区域通过“立地类型—树龄—亩产”对照表确定蓄积量,林农可通过APP或手工绘制申请采伐范围。
-
差异化管理
根据经营主体(林农、企业、国有林场)实行差异化采伐限额管理,解决传统审批中“办证难、办证慢”的问题。
三、生态保护与修复
-
土壤与生态修复
-
避免连作和过度施肥导致的土壤板结,推广科学抚育技术。
-
对已退化的桉树林地实施生态修复,恢复植被多样性。
-
-
饮水安全保障
没有发现饮用桉树流水的健康风险案例,但加强了对桉树种植区周边饮用水源的保护。
四、政策目标与成效
通过清桉行动和采伐管理改革,广西旨在实现:
-
2025年前完成重点区域桉树清退,保障耕地和生态安全;
-
推动人工商品林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提升木材产量和林农收入;
-
建立科学经营机制,避免桉树种植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上政策体现了广西在平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努力,未来将继续通过技术改进和监管强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