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为什么称八桂呢

桂树成林

广西被称为“八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综合历史、文化和自然特征:

一、桂树成林的自然特征

广西境内桂树资源极为丰富,广泛分布于山区、丘陵地带,形成连片森林景观。桂树既是广西的特产,也是其文化符号:

  1. 数量庞大 :广西拥有全国最丰富的桂树品种,包括药用玉桂和观赏性桂花,形成独特自然景观;

  2. 文化象征 :桂树因香气浓郁、形态优美,成为广西山水文化的核心元素,被文人墨客赞颂。

二、历史文献的记载

“八桂”作为广西别称的官方定名,可追溯至明代《大明一统志》:

  • 明朝时广西境内设有桂林府,其辖区被称为“八桂”,这一名称被载入官方典籍并流传后世;

  • 历代首府均设在桂林,进一步强化了“八桂”与桂林的关联。

三、文化传承与文学影响

  1. 神话传说 :流传甚广的版本是仙女撒下八颗桂树,形成八桂成林的传说,赋予地名浪漫色彩;

  2. 文人雅称 :唐代韩愈在《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诗中以“苍苍森八桂”描绘广西山水,使“八桂”成为文人代称;

  3. 扩展含义 :随着时间演变,“八桂”从特指桂林扩展为整个广西的代称。

其他补充说明

  • 其他说法 :包括秦朝设置桂林郡、广西古代作为交通枢纽等历史因素,但均以桂树文化为核心;

  • 文化载体 :桂树与广西山水共同构成“八桂文化”,体现在建筑、艺术和民俗中。

“八桂”是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交织的产物,既象征桂树繁茂,也承载着广西独特的文化底蕴。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广西芒果主要产区

百色市右江区、田阳县 广西芒果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以下区域,涵盖种植范围、产量及品种特色: 一、核心主产区 右江河谷地区 作为广西芒果的核心产区,右江河谷覆盖百色市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以及桂南的钦州市、玉林市等地,是广西芒果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区域。该区域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拥有200-400年生老树资源,种植面积占全国芒果产量的27%,总产值超45亿元。 田东县 田东是广西芒果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市

健康知识 2025-04-13

广西芒果十大排名

广西芒果品种的排名及特点如下: 一、广西本土优质品种排名 象牙芒 特点:硕大果实(单果可达300克),金黄外皮,甜度高(糖分17%),口感细腻,被誉为“夏日甜品”。 产地: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右江河谷核心产区。 桂七芒 特点:酸甜平衡,果肉纤维细腻,甜中带微酸,是广西标志性品种。 产地:广西百色市田东县,与台农芒并称“广西双宝”。 小台农芒 特点:小巧玲珑,甜度适中,果肉紧实,深受当地人喜爱。

健康知识 2025-04-13

广西芒果和攀枝花芒果区别

广西芒果和攀枝花芒果是中国两大知名芒果产地,各具特色。 广西芒果以其果肉细腻、香甜多汁而闻名,而攀枝花芒果则以果大肉厚、纤维少著称。 这两种芒果在口感、种植环境和上市时间上都有显著区别。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它们的区别。 1. 口感与品质差异 广西芒果以其香甜多汁、口感细腻 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广西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芒果的生长,尤其是百色地区,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降水使得芒果的糖分积累充足

健康知识 2025-04-13

广西百色桂七芒果核大吗

广西百色桂七芒果的核并不大,反而相对较小。具体来说: 核的特点 :桂七芒果的核非常薄且小,这使得其出肉率极高。与普通芒果相比,桂七芒的核只有薄薄的一片,加之皮又很薄,因此吃起来特别满足。 果肉特点 :桂七芒果的果肉细腻、软滑,几乎很少纤维。成熟的桂七香芒果肉金黄,口感细腻,几乎没有纤维,吃起来不怕塞牙。 果实大小 :桂七芒果个头较大,重量在200-400克之间,大的果子一个就能达到500克

健康知识 2025-04-13

广西钦州市领头节时间

广西钦州市的“领头节”是当地重要的传统节庆活动,其时间安排具有以下特点: 主要时间范围 领头节通常在农历八月举行,具体日期因村而异,集中在中秋(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十余天内。部分村寨会延续至农历十月。 特殊说明 若需精确到日期,需结合当地习俗或官方通知,不同村寨可能因宗教信仰或历史传统调整日期(如个别村在八月十二或八月十五)。 若涉及多村联合活动,可能形成“一村接一村”的接力式庆祝

健康知识 2025-04-13

广西灵山吃领头什么意思

广西灵山“吃领头”是当地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节日习俗,其含义和形式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一、核心含义 “吃领头”是广西灵山地区对特定节日的俗称,主要指在特定时间段(通常为八月至十月)举行的集体聚餐活动。这一习俗与摆酒(宴请亲友)相似,但存在以下特点: 非货币性 :参与者无需用红包或金钱交换,通常以水果、月饼等实物形式表达祝福; 社交性 :强调亲友团聚,通过共享美食加强亲情与社区联系。

健康知识 2025-04-13

广西的吃领头是什么

广西的“吃领头”是钦州地区独特的民俗活动,与祭祀、节庆相关,具体含义和形式如下: 一、核心概念 “吃领头”是钦州地方言,本义指在同类食品中具有领先地位或特色的美食,常被用来形容钦州美食在广西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因螺蛳粉、沙茶面等美食闻名,故称“吃领头”。 二、与“跳岭头”的关联 “吃领头”与“跳岭头”(又称“岭头节”“傩舞”等)密切相关。该活动是古代乡傩(戏)的遗存

健康知识 2025-04-13

广西钦州人怎么样

广西钦州人的特点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概括,综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一、性格与品质 热情好客 :钦州人以热情著称,待人友善且乐于助人,喜欢结交新朋友,待客时注重热情周到。 淳朴善良 :普遍具有真诚待人的品质,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为他人着想。 直爽坦率 :性格直来直去,说话做事不拖泥带水,具有强烈的集体意识。 二、外貌特征 身材与肤色 :多数人身材中等,皮肤因海风影响呈健康肤色

健康知识 2025-04-13

广西钦州吃的什么特色

广西钦州特色美食丰富多样,既有传统名菜,也有特色小吃,以下为综合推荐: 一、经典名菜 蚝油香麻鸡 以蒸熟的鸡身拆骨后,与炒香的花椒、芝麻等调料拌匀,形似鸡形,夏秋食用更佳。 皮片乳猪 烤制至皮松肉嫩的乳猪,搭配千层饼、酸甜菜和芝麻酱,色泽油亮,风味独特,是国家级名菜。 灵山大粽 用野生冬叶包裹糯米、绿豆和猪肉,形如枕头,口感软糯,是灵山县标志性美食。 蚝油柚皮鸭 柚子皮炭烤后与炸鸭同煮

健康知识 2025-04-13

广西钦州为什么叫钦州

钦江得名 广西钦州名称的由来与地理、历史因素密切相关,主要包含以下三点: 一、名称起源 因钦江得名 钦州境内有重要河流钦江贯穿,古人以“钦”字代表这片土地,象征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钦江作为农业灌溉和交通运输的核心要素,成为钦州地理标识的核心组成部分。 历史沿革 南朝宋元嘉年间(420-494年)首次建立宋寿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州名重复更名为钦州,取“钦顺之义”,寓意对朝廷的忠诚与顺从

健康知识 2025-04-13

广西百色田东县芒果之乡

广西百色田东县被誉为"中国芒果之乡",‌以桂七芒、台农1号等优质品种闻名 ‌,‌年产量超20万吨 ‌,‌核心产区林逢镇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这里‌喀斯特地貌与右江河谷形成独特小气候 ‌,‌糖度高达22%的芒果远销海内外 ‌,每年7月举办的芒果节吸引数十万游客。 ‌三大核心优势解析 ‌ ‌黄金种植带 ‌ 北纬23°的右江河谷年均温22℃,全年超3000小时日照配合富含矿物质的红壤

健康知识 2025-04-13

广西百色芒果多少钱一斤

广西百色芒果的价格因品种、规格和购买渠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目前市场上的价格大约在2元至7元一斤 。具体价格会根据季节变化以及当年的产量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品种影响价格 :不同品种的芒果价格有显著差异。例如,台农芒和贵妃芒通常比桂七芒价格要高一些。台农芒以其香甜浓郁著称,贵妃芒则以皮薄肉厚受到喜爱。 规格与品质 :同一品种内,果子大小、成熟度等也会影响最终售价。通常来说

健康知识 2025-04-13

冬至为什么要吃糍粑

冬至吃糍粑的习俗蕴含着多重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祭祀与感恩传统 祭牛神习俗 在南方部分地区,糍粑最早是作为农历十月初一(而非冬至)的祭品,用于祭祀牛神,感谢牛的辛勤劳作。传说牛因看到人类食用糍粑而感动落泪,人们便以糍粑喂牛,并挂于牛角象征慰藉。 其他祭祀功能 部分地区将糍粑作为冬至与其他祭祀活动结合,例如祭祖或祈求丰收,体现对自然与祖先的敬畏。 二、象征团圆与和睦

健康知识 2025-04-13

广西壮族冬至吃什么

广西壮族在冬至时,会享用多种传统美食,这些食物不仅美味可口,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民族情感。以下是一些广西壮族在冬至时常见的美食: 汤圆 :象征团圆和睦,是冬至不可或缺的食品。 米粽 :玉林人过冬至几乎家家必包米粽,以精盐、南乳、豉油、五香粉等为调料,选猪肉、海味、绿豆、荷包豆、栗子、花生等作馅,香味四溢。 鱼生 :宾阳、龙州、那坡、扶绥等地的壮族有冬至吃鱼生的习俗,认为冬至外阴冷内阳热

健康知识 2025-04-13

广西ei一种糍粑

广西的ei一种糍粑,即蕉叶糍,是广西传统的糯米制品,因其用芭蕉叶包裹而得名。这种糍粑既有芭蕉叶的清香,又有糯米的细腻,口感丰富,深受当地人喜爱。 1. 历史渊源 蕉叶糍不仅是美食,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芭蕉叶作为包装材料,不仅增添了自然的清香,还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在广西,蕉叶糍的制作与食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成为当地重要的节庆食品和日常小吃。 2. 制作工艺 制作蕉叶糍需要选用大小适中

健康知识 2025-04-13

广西糯米白糍粑的做法

**广西糯米白糍粑是一道传统美食,以其软糯的口感和简单的制作方法深受人们喜爱。**其主要原料是糯米,制作过程中无需复杂的调味,却能带来最纯粹的味觉享受。以下是制作广西糯米白糍粑的详细步骤和一些关键技巧。 1.选材与准备优质的糯米是制作白糍粑的基础。选择颗粒饱满、无杂质的糯米是第一步。糯米需要提前浸泡,通常浸泡时间为4至6小时,直到糯米可以用手轻松捏碎为止。浸泡后的糯米需沥干水分备用。 2

健康知识 2025-04-13

正宗的广西糍粑

广西糍粑种类丰富,各具特色,以下是几种最具代表性的正宗广西糍粑及其特点: 一、经典传统款 红糖糍粑 以糯米和红糖为核心原料,蒸熟后捣打至软糯弹牙,表面裹上一层焦香红糖浆。口感甜而不腻,是广西最具代表性的甜点,常作为节日或日常小吃。 叶儿粑(粽子) 外层用竹叶包裹,内含软糯糯米和红糖馅料,蒸熟后散发粽叶清香。既有粽子的包裹感,又带有糍粑的绵密口感,是广西特色粽类小吃。 龙胜红糖糍粑 产自广西龙胜

健康知识 2025-04-13

广西为什么说百年不能重用

“百年不用广西人” 并非字面意思,而是对广西人在特定历史事件中英勇无畏、牺牲巨大的一种别样铭记 。以下为您详细阐述: 湘江战役背景 :在红军长征途中,蒋介石调集 30 万重兵,企图借湘江天险将中央红军扼杀在湘、漓两水以东。当时红军仅有 8.6 万人,装备简陋。广西军阀白崇禧采取 “送客战术”,表面应付蒋介石,实则有意放走红军。这一方面是因为红军中有一支英勇的广西籍部队,白崇禧不忍同乡相残

健康知识 2025-04-13

十年不食湘江鱼出处

关于“十年不食湘江鱼”的出处,综合权威资料可归纳如下: 一、核心信息 流传背景 该说法源于1934年中央红军在湘江战役中的惨烈牺牲。11月27日至12月1日,红军为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在湘江与敌军展开激战,付出了巨大牺牲。 具体传说内容 湘江被红军鲜血染红后,当地百姓因悲痛与敬仰,自发立下“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誓言,以表达对牺牲将士的悼念。 二、历史意义 精神象征

健康知识 2025-04-13

广西贵港市甘杰刚现任职位

根据公开信息,广西贵港市甘杰刚目前担任的职务为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并兼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以下是相关细节补充: 工作分工 甘杰刚主持市人社局党组和行政全面工作,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监督。 近期任职动态 2024年4月,他曾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岗位上主持过拟任正处级领导职务的干部任前公示,并于2024年5月正式任职。 其他信息 他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

健康知识 202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