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潮时用铲子撬牡蛎,带手套防夹
以下是海边退潮时捡海鲜的实用技巧,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
一、常见海鲜种类及藏身地
-
蛤蜊
主要藏于近海沙泥中的潮间带,干潮线以下产量较高。退潮时在沙滩上寻找U形呼吸孔(小孔),跺脚测试喷水反应,确认后下铲挖掘。
-
牡蛎
附着在礁石上的硬壳海产品,需用锥子撬开壳取肉。建议戴手套操作,避免被夹伤。
-
螃蟹
-
浅水区 :用小耙子轻刮沙面可发现活动螃蟹。
-
石缝或礁石下 :搬开石头或用粘丝网捕捉,注意防夹。
-
夜间捕捞 :用手电筒照射沙滩,螃蟹会减少活动,便于徒手抓取。
-
-
海星与海胆
通常栖息在浅海底沙或礁石上,可用铲子小心撬起。
-
海虹与吊蛏子
附着在礁石上的贝类,需用锋利工具切割外壳。海虹壳外缘锋利,建议戴手套。
二、通用技巧与注意事项
-
时间选择
优先选择退潮后的黄金时段(如傍晚),此时生物更活跃且易被观察。
-
工具准备
-
挖蛤蜊、撬牡蛎需铲子或锥子。
-
抓螃蟹建议戴手套,使用小耙子或铁丝诱捕。
-
清洁工具时注意海滩生态,避免残留污染物。
-
-
安全防护
-
被螃蟹夹伤时,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挣扎导致受伤。
-
在礁石区活动时注意防滑,避免滑入海中。
-
-
环保原则
-
仅采集可食用部分(如牡蛎肉、螃蟹肉),带回家后及时清理外壳。
-
避免过度捕捞,保护潮间带生态平衡。
-
三、特殊海鲜捕捞技巧
-
鲍鱼 :在礁石缝隙或潮池中寻找,用铲子撬下后放入桶中。
-
海蛸(西施舌) :近海沙泥中挖掘,肉质紧实且味道鲜美。
通过以上方法,可高效利用退潮时机收获海鲜,同时兼顾安全与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