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
关于朱元璋是否杀害徐达的问题,历史记载和后世传说存在不同说法,但综合权威资料分析,徐达之死更可能为病逝而非被害身亡,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正史记载与官方结论
- 病逝说
正史《明史·徐达传》明确记载,徐达因“背疽(痈疽)病笃,遂卒,年五十四”,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去世。明廷追封其为中山王,赠三世王爵,并亲撰神道碑文称其“忠志无疵”,葬礼规格极高。
- 官方态度
官方史料未提及徐达被害的任何线索,且朱元璋在徐达死后表现出的悲痛与追封行为,进一步佐证了病逝说。
二、民间传说与“蒸鹅说”
- 传说起源
民间流传徐达因朱元璋赐食“蒸鹅”导致痈疽加重而死亡的说法,最早见于徐达死后百余年的野史《翦胜野闻》,后经《明朝小史》等书传播。
- 逻辑疑点
-
医学认知局限 :中医理论中“发物”禁忌存在时代认知局限,且徐达病逝前仍受命镇守北平,表明其信任未失。
-
历史记载矛盾 :若真因蒸鹅致死,《明史》作为官方记载应会如实反映,但史书中仅记录病逝,未提及其他细节。
三、其他可能性分析
- 政治背景
徐达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去世,而朱元璋在此前已通过“胡惟庸案”等手段诛杀功臣,时间上不吻合“赐鹅说”的逻辑。
- 徐达家族因素
徐达死后,其子徐达、徐达之子徐达(燕王)仍掌握兵权,若朱元璋欲除徐达,需先解决其家族势力,但史料未显示有相关行动。
四、总结
综合来看,徐达之死以病逝为主流结论,民间“蒸鹅说”缺乏充分证据支持,更多是后世文学加工产物。朱元璋虽以严酷手段对待功臣,但徐达因长期征战积劳成疾,加上朱元璋后期政治清洗的背景,病逝说更符合历史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