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真君玉匣记是啥

《许真君玉匣记》是道教经典文献,主要讲述了许真君(东晋道士许逊)创制的择日占卜体系,系统阐述了吉凶日选择、神煞吉凶判断及符法运用等内容。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核心内容与结构

  1. 择日体系

    书中以“六甲旬中”为核心,将时间分为“天曹(天上)”与“人间”两类,分别对应不同吉凶判断标准。例如:

    • 甲子、乙丑日 :诸神在地,适合设醮还愿、祈福求子等事项;

    • 丙寅日 :诸神在天,多与灾祸相关。

  2. 吉凶判断依据

    许真君通过“考天曹案内简箐”判断吉凶,不拘天人鬼隔,仅依据六甲旬中神煞位置。若祈禳不当可能反生灾祸,如求福却致破败。

  3. 实用方法

    包含“猫眼定时辰歌诀”“定寅时歌诀”等占卜技巧,以及“三元五腊圣诞日期”“十殿阎君圣诞日期”等特殊吉日标注。

二、历史地位与影响

  • 普及程度 :该书与《万全玉匣记》合称“许真君玉匣记通书”,曾成为民间家家必备的床头书,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对“贵中求和”的心理需求。

  • 文化价值 :系统化择日占卜体系,对道教信仰、民俗活动及社会伦理有深远影响,被列为“万历续道藏”重要内容。

三、相关衍生作品

  • 《万全玉匣记》 :在《玉匣记》基础上扩展,增加“法师选择记”“祛病符法”等实用内容,同样以吉凶日为核心。

四、学术评价

部分学者认为,该书虽包含神话传说成分,但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自然规律与人文活动的认知,具有历史与宗教研究价值。

《许真君玉匣记》是道教择日占卜的经典之作,融合哲学思想与实践方法,至今仍对民俗、宗教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共存,是文化繁荣的核心密码——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并非对立,而是互补共生的双翼。​ ​前者以深刻内涵提升审美高度,后者以亲民形式拓宽受众广度,二者融合才能满足多元文化需求,实现“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的平衡。 ​​定义与起源​ ​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楚国的高雅乐曲,现比喻深邃难解的艺术;而“下里巴人”是楚国民间歌谣,代表通俗文化。两者源自宋玉《对楚王问》的典故

健康知识 2025-04-11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最初指乐曲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最初均指战国时期的乐曲,前者是高雅的古琴曲,后者是通俗的民间歌谣。​ ​这一对比不仅反映了艺术审美的差异,更成为后世区分雅俗文化的经典隐喻。 ​​起源与典故​ ​ “阳春白雪”传为春秋晋国乐师师旷所作,后成为楚国宫廷的高雅乐曲,曲调艰深,和者寥寥;“下里巴人”则是楚国民间传唱的通俗歌曲,因朗朗上口而广为流传。两者对比出自宋玉《对楚王问》,通过“曲高和寡”的寓言

健康知识 2025-04-11

阳春白雪哥下里巴人最早是指什么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最早是指战国时期楚国的两种音乐形式,具体如下: 阳春白雪 最初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具有高雅、清新的艺术特色。成语“阳春白雪”即源于此,现多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下里巴人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广泛流传的通俗歌曲,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常伴随祭祀、庆典等社会活动。 出处 这两个概念最早见于战国楚国辞赋家宋玉的《对楚王问》

健康知识 2025-04-11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什么艺术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用于区分艺术类型的经典概念,具体指代如下: 一、基本定义 阳春白雪 原指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后泛指高深、典雅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名称取自《楚辞》中《阳春》《白雪》两篇作品,象征和风细雨、高洁脱俗的审美境界。 下里巴人 原指战国时期楚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歌曲,后比喻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文学艺术。该词出自《楚辞》,代表大众化、接地气的艺术表达。 二、核心区别

健康知识 2025-04-11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是指两种人吗

不是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不是指两种人,而是指两种文学作品 。这两个成语分别代表了高雅和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 阳春白雪 : 原指春秋时期楚国的一首高雅歌曲。 后来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 下里巴人 : 原指春秋时期楚国的一首民间流行歌曲。 后来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 这两个成语来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分别代表了当时不同层次的文学艺术形式。阳春白雪象征着高雅和精英文化

健康知识 2025-04-11

老南瓜对肝不好是真是假

‌老南瓜对肝脏有害的说法并不科学 ‌,相反,适量食用老南瓜反而可能对肝脏健康有益。‌老南瓜富含β-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和抗氧化成分 ‌,能帮助减轻肝脏负担,促进代谢。但需注意,过量摄入可能因高糖分影响血糖控制,间接加重肝脏代谢压力。 1. ‌老南瓜的营养价值与肝脏健康 ‌ 老南瓜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帮助修复肝细胞;其膳食纤维能促进胆固醇代谢,减少脂肪堆积,降低脂肪肝风险

健康知识 2025-04-11

南瓜为啥要尽量少吃

南瓜虽然营养丰富,但并非适合所有人群。以下是需谨慎食用南瓜的三大人群及原因: 一、糖尿病患者 血糖波动风险 南瓜含碳水化合物(约10%-15%),且升糖指数(GI)较高,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增加血糖波动,影响病情稳定。 需控制摄入量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食用量,可选择低糖烹饪方式(如蒸煮)并减少主食搭配。 二、胃肠道敏感或疾病患者 消化系统负担增加

健康知识 2025-04-11

春不食肝 来由

顺应肝气升发,护肝健脾 关于“春不食肝”的由来,综合中医理论及权威资料,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中医理论基础 春季肝气旺盛 春季对应五行中的木,而肝属木,故春季为肝气最盛的季节。此时肝主疏泄,负责调节气机与情绪。若过度食用补肝食物(如动物肝脏),可能加剧肝气亢盛,导致肝火旺、情绪波动等问题。 以脏补脏的辩证思想 中医主张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饮食,春季应顺应肝气升发,避免过度补肝

健康知识 2025-04-11

春主肝是什么意思

​​“春主肝”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观点之一,指春季与人体肝脏在五行中同属木,此时肝气最活跃,需顺应自然升发特性疏肝理气,否则易引发情绪波动、脾胃失调等问题。​ ​ 春季养肝的关键在于平衡肝气生发,避免郁结或过旺,同时兼顾脾胃功能,通过饮食、作息、情志等多方面调和,达到“疏肝健脾”的效果。 ​​肝与春气的关联​ ​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负责调节气机与情志,春季阳气升发与肝的“木性”相呼应。若肝气不畅

健康知识 2025-04-11

春不吃肝夏不吃心

​​“春不吃肝,夏不吃心”是中医顺应四季养生的核心原则之一,强调通过饮食调整平衡体内阴阳,避免因季节特性加重脏腑负担。​ ​春季肝气旺盛,补肝易致肝火过亢;夏季心火当令,食心可能引发心血管问题。这一理念并非绝对禁忌,而是提醒健康人群需根据时令灵活调整饮食结构,以自然之道养护身体。 春季肝气生发旺盛,若额外摄入动物肝脏,可能引发肝阳上亢,表现为头晕、易怒、失眠等症状。中医认为肝木克脾土

健康知识 2025-04-11

八字十二长生死解读

八字中的“十二长生”是命理学中用于分析人生阶段与运势变化的重要理论,通过五行在十二地支中的状态变化,揭示从诞生到消亡的完整周期。以下是具体解读: 一、十二长生阶段解析 长生 代表事物初始生长阶段,如婴儿破土。在八字中,日元处于长生之地(如甲木生亥水)时,主新生、适应力强,象征积极向上的生命力。 - 性格 :乐观、好奇,具有开拓精神; 运势 :逢大运长生则事业开新局,年柱长生多出身书香。 沐浴

健康知识 2025-04-11

玉匣子初一到三十查病

《玉匣记》是一部古老的文献,其中包含了一些关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描述。以下是一些基于《玉匣记》的内容,用于指导疾病治疗的建议: 疾病诊断 : 《玉匣记》强调了对患者整体状况的观察,包括精神状态、面容、语言行为等,同时也涉及病理分析、腹部诊断、骨节诊断、脉诊和面部诊断等方面。 治疗方案 : 书中提供了针对不同病症的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治疗和一些特定的仪式,如书符、念咒语等。例如

健康知识 2025-04-11

玉匣记初一至三十治病对照表

​​《玉匣记》初一至三十治病对照表是古代民间结合道教符咒与心理疗愈的独特疗法,通过特定日期对应鬼神作祟的理论,以焚化纸钱、方位送祟等方式缓解病症,尤其适用于突发性癔症或心理因素引发的身体不适。​ ​ ​​核心原理与操作逻辑​ ​ 根据《玉匣记》记载,每日对应不同鬼神作祟方向与症状,如初一日“东南方树神使吊死鬼作祟”,表现为头痛寒热、食欲不振,需用黄纸五张向东南四十步焚化送祟

健康知识 2025-04-11

玉匣记治病初一至三十怎么送

《玉匣记》治病初一至三十天的送祟方法如下,综合多版本信息整理如下: 一、每日送祟方位与病症对应 初一至初三 方位 :东南方向 病症 :神使客鬼作祟,表现为乍寒乍热、起坐不力、饮食无味、呕吐等。 初四至初六 方位 :正北方向 病症 :家亲作祟,症状包括头痛、发热、四肢无力、饮食不进等。 初七至初九 方位 :东南方向 病症 :土地家神使老母鬼作祟,伴随呕吐、逆寒热、手足沉重等。

健康知识 2025-04-11

玉匣记初一至三十日查病步骤

关于《玉匣记》初一至三十日查病步骤,综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一、整体框架与核心内容 《玉匣记》作为中医传统典籍,初一至三十日查病部分主要围绕病因病机分析、病症定位及治疗建议展开,但需注意其中部分内容属于传统民俗信仰,与现代医学存在差异。 二、每日查病步骤解析 初一到五日:察病求因 重点分析病理、腹部、骨节、脉诊和面部诊断,通过望闻问切确定病因病机。 初六到十日:内科疾病诊断 详细论述感冒、发热

健康知识 2025-04-11

经常失眠怎样用泡脚来促进睡眠

经常失眠可以在泡脚水中加入艾叶、花椒等,水温控制在 40 - 45 度,每次泡 20 - 30 分钟,睡前 1 - 2 小时进行。 泡脚就像给身体这个大机器做一次放松按摩。我们的脚就像机器的重要零件,通过温热的水和加入的药材,能让脚部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更顺畅,就好像给零件加了润滑油,让整个身体都能放松下来,缓解紧张和疲劳,从而有助于睡眠。就好比您工作了一天累得不行

健康知识 2025-04-11
经常失眠怎样用泡脚来促进睡眠

初一到三十看病玉匣记方法

‌初一到三十看病玉匣记方法是古代民间流传的一种择日看病的传统方法,通过农历日期对应身体部位来选择合适的看病时间,其核心在于"初一对应头部,十五对应腹部,三十对应足部"的择日原则。 ‌ 这种方法将一个月30天与人体部位相对应,认为在特定日期治疗相应部位效果更佳,同时避开了"杨公忌日"等传统忌讳日期。 ‌日期与部位对应关系 ‌ 玉匣记将农历日期划分为:初一至初七对应头面部(初一头顶、初二眼睛等)

健康知识 2025-04-11

玉匣记初一到三十治病对照表

《玉匣记》是一部古代医学著作,其中记录了初一到三十日的治病对照表,但内容缺乏科学依据,以下是对其治病对照表的相关介绍: 《玉匣记》治病对照表概述 《玉匣记》中记载了初一到三十日的治病对照表,涵盖了各种鬼祟作祟的情况和相应的处理方法。例如,初一日病在东南路上得之神使客鬼作祟,治疗方法是用白钱五张向东南四十步送之大吉。 科学与迷信的区分 科学角度 :现代医学强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基于科学的检查和分析

健康知识 2025-04-11

玉匣子初一至三十看病方法

《玉匣子》是一部古代医学著作,记录了大量的疾病资料和医治方法,对于研究古代医学、了解中医养生具有重要意义。关于《玉匣子》中初一至三十的看病方法,实际上属于封建迷信的范畴,缺乏科学依据。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这类内容。 科学角度的解读 迷信的局限性 :古代医学著作如《玉匣子》中的治病方法,往往基于当时的迷信和传统观念,缺乏现代医学的实证基础。 科学治疗的重要性 :对于任何健康问题

健康知识 2025-04-11

初一至三十玉匣子用法

我暂时没有找到玉匣子相关的信息,但是我可以为您提供《玉匣记》中初一至三十日的治病方法,具体如下: 初一至三十日的治病方法 初一日 :病在东南路上得之,树神使吊死鬼作祟。头作寒热,起坐无力,吃食无味,用黄纸五张,向东南方四十步送之即安。 初三日 :病者正北得之,是家亲鬼作祟。初是头痛,作寒作热,坐卧不宁,饮食不进。用黄钱五张,向正北方三十步送之即安。 初四日 :病者东北得之,水鬼作祟。来时沉重

健康知识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