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立秋吃的东西

上海人立秋的饮食习俗融合了时令养生与地方特色,既有传统食俗的延续,也体现了对秋季养生的关注。以下是综合多个信息源整理出的主要食物及习俗:

一、经典必吃食物

  1. 西瓜

    上海人立秋有“贴秋膘”的习俗,西瓜是必备水果。其清热解暑的特性被认为可缓解夏季积累的暑气,同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

  2. 银耳(白木耳)

    秋季干燥易引发口干舌燥,银耳的滋阴润肺功效成为上海人秋季养生的首选,常与百合、莲子等食材搭配食用。

  3. 炖肉类

    立秋后食欲回升,上海家庭会炖煮各类肉类,如白切肉、红烧鱼、炖鸡等,以补充夏季消耗的体力。

  4. 小鸡炖蘑菇

    新鲜蘑菇与鸡肉搭配熬制,汤鲜味美,是上海人秋季暖身的经典菜品。

二、特色传统食俗

  • 贴秋膘 :通过食用高蛋白食物(如炖肉、鱼类)补充夏季营养流失,尤其偏好白切肉、红烧鱼等经典做法。

  • 银耳莲子粥 :营养均衡,易消化,是上海人秋季早餐或晚餐的常见选择。

三、其他注意事项

  • 时间差异 :立秋时间每年略有不同,需根据太阳到达黄经135°的天文观测确定,2025年上海立秋预计在8月7日或8日。

  • 地域融合 :上海饮食文化融合了本帮菜与各地风味,如虾仁鸡蛋羹等菜品兼具营养与季节特点。

以上内容综合了上海本地习俗、养生理念及节气特点,展现了立秋这一节气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上海甲肝大爆发始末

1988年1月,上海爆发了甲型肝炎(甲肝)大流行,造成30万人感染,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传染病疫情之一。以下是事件的主要经过和特点: 一、疫情爆发与传播 时间与规模 疫情始于1988年1月18日,1月19日确诊病例激增至134例,随后迅速蔓延。至1988年5月,累计确诊31万余人,占当时上海总人口的24.8%。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食用被污染的毛蚶传播。1987年江苏启东发现受污染的毛蚶后

健康知识 2025-04-10

大暑天气有什么特点

大暑作为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点,其天气特点可总结如下: 一、核心气候特征 高温酷热 大暑正值“三伏”中的中伏阶段,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此时气温普遍超过35℃,部分地区可达40℃以上,形成“三大火炉”(南京、武汉、重庆)等高温典型区域。 多雷阵雨 该季节雷暴活动频繁,民间有“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的谚语,形容雷雨来临前的征兆。南方地区因受季风影响,雷阵雨多且伴随强降水。

健康知识 2025-04-10

大暑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大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其气候特点可总结如下: 一、高温特征 一年中最热时期 大暑正值“三伏天”中的中伏阶段,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气温普遍超过35℃,部分地区可达40℃以上。 温差较小 尽管高温持续,但全国南北温差不大,与“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的谚语相符。 二、降水特征 雨热同期 大暑与高温同步,雨量充沛且分布不均。此时段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尤其对水稻

健康知识 2025-04-10

大暑节气有哪些特点

大暑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7月22日至24日之间。其核心特点可归纳如下: 一、气候特征 高温酷热 大暑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达35℃以上,南方地区甚至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此时正值“三伏天”中的中伏阶段,阳光最猛烈,湿热交蒸达到顶点。 雨热同期 大暑与降雨高峰期重合,南方地区因受季风影响,雨量充沛且雷暴频繁

健康知识 2025-04-10

上海甲肝是几几年发生的

​​上海甲型肝炎大流行发生于1988年1月至3月,短短两个月内感染近30万人,成为全球罕见的食源性甲肝暴发事件。​ ​疫情源头为受污染的江苏启东毛蚶,政府通过禁售毛蚶、全民卫生宣传、紧急扩容医疗资源等措施,两个月内有效控制疫情,病死率仅为万分之一。 ​​疫情爆发与规模​ ​ 1988年1月19日上海首次报告134例病例,随后病例数呈指数级增长,单日最高新增1.9万例。官方统计显示

健康知识 2025-04-10

上海甲肝爆发是哪一年

上海甲肝疫情于 1988年 爆发。以下是相关信息: 疫情概况 爆发时间 :1988年1月19日,上海市报告了第一例甲肝确诊病例,疫情迅速蔓延,短短5个月内,约有150万人感染,30万人发病,死亡31人。 疫情原因 :主要原因是市民食用了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毛蚶在江苏启东等地被大量捕捞,由于当地水质污染,毛蚶携带了大量甲肝病毒。上海人对毛蚶的喜爱以及生食的饮食习惯,使得病毒得以广泛传播。

健康知识 2025-04-10

上海甲肝大爆发是哪一年

上海甲肝疫情于 1988年 爆发。以下是相关信息: 疫情概况 爆发时间 :1988年1月19日,上海市报告了第一例甲肝确诊病例,疫情迅速蔓延,短短5个月内,约有150万人感染,30万人发病,死亡31人。 疫情原因 :主要原因是市民食用了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毛蚶在江苏启东等地被大量捕捞,由于当地水质污染,毛蚶携带了大量甲肝病毒。上海人对毛蚶的喜爱以及生食的饮食习惯,使得病毒得以广泛传播。

健康知识 2025-04-10

倪海厦养肝护肝 经方

倪海厦在养肝护肝方面有诸多经典经验,其经方运用注重疏肝解郁、滋阴养血,以下为综合整理: 一、经典方剂推荐 小柴胡汤 组成 :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 功效 :调和肝脾、疏肝解郁,适用于肝郁气滞型脂肪肝,可缓解胸闷、口苦等症状。 龙胆泻肝汤 组成 :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 功效 :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适用于肝胆湿热型脂肪肝,可缓解目赤

健康知识 2025-04-10

倪海厦16种特效方子

​​倪海厦的16种特效方子融合了传统经方与现代临床经验,针对阳痿、口腔溃疡、乳腺炎等常见病及疑难症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尤其以《伤寒杂病论》为基础方,强调辨证施治与安全用药。​ ​ ​​阳痿/性冷淡方​ ​:四逆散(柴胡6克、枳实6克等)研末服用,疏肝解郁,改善功能障碍。 ​​顽固口腔溃疡​ ​:甘草泻心汤(甘草12克、黄连3克等)清热解毒,修复黏膜。 ​​急性乳腺炎​ ​:栝萎30克配酒当归

健康知识 2025-04-10

倪海厦100个治病偏方

倪海厦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师,他留下了许多治病偏方。我无法提供完整的100个治病偏方,但我可以为您提供部分偏方的信息: 部分治病偏方列表 治疗男子阳痿和女子性冷淡的基础方 :柴胡 6克、枳实 6克、芍药 6克、炙甘草 6克。 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方 :甘草 12克、黄芩 9克、干姜 9克、半夏 9克、大枣 12枚、黄连 3克。 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方 :栝萎 30克、酒当归 15克、白芷 6克、乳香

健康知识 2025-04-10

经常咳嗽不一定就是感冒了

是的,经常咳嗽不一定是感冒。 咳嗽就像是汽车的警报声,它只是一个信号,提示身体可能出了问题,但具体原因有很多。感冒确实可能导致咳嗽,但还有其他情况,比如过敏,就像有人对花粉过敏,一接触到花粉,身体就会发出咳嗽的警报;或者是环境太干燥,就好像土地干裂,呼吸道也会因为缺乏滋润而咳嗽;再比如肺部有炎症,好比肺部这个“工厂”里的某个“车间”出了故障,也会引发咳嗽。 QA: 问题: 咳嗽老不好怎么办?回答

健康知识 2025-04-10
经常咳嗽不一定就是感冒了

早上立秋和晚上立秋的区别

关于早上立秋和晚上立秋的区别,综合多来源信息分析如下: 一、核心差异:气温变化特征 时间划分标准 农历划分 :若立秋时未进入农历七月,则为早立秋;若已进入农历七月,则为晚立秋。 时间点划分 :0点-12点为早立秋,12点-24点为晚立秋。 气温变化趋势 早立秋 :降温明显,天气转凉,早晚温差较大,符合“早立秋凉飕飕”的俗语。 晚立秋 :降温缓慢,暑气残留,天气依然较热

健康知识 2025-04-10

上海今天发生什么事了

2025年4月10日,上海迎来多项重大动态:​​静安区185亿元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涵盖张园城市更新等民生工程;​​全市严查住宅小区5类违法行为​ ​,重点整治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等安全隐患;​​全球最大地下智慧车库开放预约​ ​,19层304个车位实现90秒快速存取。​​黄浦、杨浦旧改加速​ ​催生新一批“拆迁富豪”,​​中美关税调整​ ​同步影响本地进出口贸易。 ​​经济与建设​ ​

健康知识 2025-04-10

处暑了还等多久不热了

处暑后是否还会持续高温,以及高温持续的时间,主要受地理位置和当年气候条件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一、处暑后高温持续的时间范围 北方地区 通常在处暑后1-2周(约10-14天)高温逐渐消退,部分城市(如华北、西北)可能推迟至立秋后天气转凉,但仍有午后高温。 南方地区 受秋老虎影响更显著,高温可能持续1-2个月,通常要到白露或秋分节气(约9-10月)后才真正进入凉爽秋季。 二、影响高温持续时间的因素

健康知识 2025-04-10

上海寒露时候吃什么

寒露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气温逐渐下降,干燥加剧,此时饮食应以温补润燥为主,同时兼顾营养均衡。以下是针对上海地区寒露时节的饮食建议: 一、推荐食物清单 温补类食物 羊肉 :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可增强免疫力,搭配生姜食用更佳 牛肉/鸡肉 :提供能量,建议与栗子、山药等搭配增强脾胃功能 鸭肉 :性凉但利水消肿,适合秋季干燥时食用,可搭配莲子、山药炖汤 润燥类食物 百合银耳汤 :百合滋阴润燥

健康知识 2025-04-10

寒露节气为什么叫寒露

​​寒露节气得名源于深秋气温骤降、露水凝寒的自然现象,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此时露水较白露时节更冷,接近成霜,古人以“寒露”形象概括这一气候特征,成为二十四节气中首个带“寒”字的节气,生动体现季节转换与农耕文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气温变化与露水凝结​ ​ 寒露时节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热量减少,昼夜温差加大,露水因低温而寒气加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健康知识 2025-04-10

寒露早晚的区别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标志着秋季进入深秋阶段,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显著增大。其早晚温差的特点及应对建议如下: 一、早晚温差特征 北方地区 寒露后早晚气温骤降,早晚温差可达10℃以上,甚至出现霜冻现象,需注意防寒保暖。 南方地区 秋意渐浓,早晚凉意明显,但气温下降幅度相对温和,霜冻较少,气候以干燥为主。 二、应对建议 饮食调理 增加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缓解秋燥不适。

健康知识 2025-04-10

上海甲肝大爆发是哪年

上海甲肝疫情于 1988年 爆发。以下是相关信息: 疫情概况 爆发时间 :1988年1月19日,上海市报告了第一例甲肝确诊病例,疫情迅速蔓延,短短5个月内,约有150万人感染,30万人发病,死亡31人。 疫情原因 :主要原因是市民食用了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毛蚶在江苏启东等地被大量捕捞,由于当地水质污染,毛蚶携带了大量甲肝病毒。上海人对毛蚶的喜爱以及生食的饮食习惯,使得病毒得以广泛传播。

健康知识 2025-04-10

上海的甲肝是哪一年

上海甲肝疫情于 1988年 爆发。以下是相关信息: 疫情概况 爆发时间 :1988年1月19日,上海市报告了第一例甲肝确诊病例,疫情迅速蔓延,短短5个月内,约有150万人感染,30万人发病,死亡31人。 疫情原因 :主要原因是市民食用了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毛蚶在江苏启东等地被大量捕捞,由于当地水质污染,毛蚶携带了大量甲肝病毒。上海人对毛蚶的喜爱以及生食的饮食习惯,使得病毒得以广泛传播。

健康知识 2025-04-10

上海丙肝爆发是哪年

暂时没有找到上海丙肝爆发的具体时间。但是我可以为您提供上海市在丙肝防控方面的一些信息: 上海丙肝防控行动 上海市第六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 :上海市在第六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中,重点关注丙肝的筛查和防治工作,致力于提升基层丙肝筛查和干预能力,助力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目标的达成。 奉贤区基层丙肝筛查和防治能力提升培训班 :奉贤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了基层丙肝筛查和防治能力提升培训班

健康知识 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