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上海甲肝大爆发的时间范围为 1988年1月19日至3月18日 ,累计发病约29万人,死亡47人。以下是关键信息梳理:
-
爆发时间节点
-
确诊病例从1月19日(134例)开始快速上升,1月底每日新增病例超万例,2月1日达1.9万例。
-
1月18日《解放日报》发布预警后,疫情迅速蔓延。
-
-
疫情严重程度
-
两个月内累计发病29.2万人,日报告发病数超万例,医院资源严重不足,需临时改造办公室、学校等场所作为临时病房。
-
全市31万人感染,占当时人口(约1250万)的25%,为国内外医学史罕见。
-
-
疫情源头
-
江苏启东发现受污染的毛蚶,通过长江运输至上海市场,导致病毒传播。
-
当时上海对毛蚶销售监管不足,未采取有效消毒措施。
-
-
防控措施
-
政府迅速行动,1月24日停售毛蚶,收缴销毁污染产品,切断传播途径。
-
建立传染病报告制度,加强医疗资源调配,最终控制疫情。
-
-
历史意义
-
上海通过快速反应和科学防控,成为全球抗疫的典范。
-
此次事件推动了中国传染病监测和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