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治七分养”的理论最早由 明朝御医刘纯 提出。他在《误治余论》中明确阐述了这一理念,主张在治疗疾病时,应优先通过开胃汤等食疗方法调养身体(七分养),待脏腑调和后再用猛药治本(三分治)。
补充说明:
-
理论渊源
该理念虽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但系统化理论由刘纯在明代进一步发展。
-
御医派传承
刘纯的学说成为御医派核心思想,强调预防与调养并重,与民间流传的“三分治七分养”表述一致。
-
现代应用
当代中医临床仍以此为重要指导原则,尤其注重通过饮食、运动、作息等生活方式调整提升自愈力。
刘纯 是“三分治七分养”理论的奠基人,其思想对中医养生学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