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标志着春季播种移苗的关键时期,兼具农事活动与丰富民俗。以下是谷雨时节人们常做的几件事:
一、农事活动
-
播种与育苗
农民开始播种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同时进行水稻育秧插秧,为夏季丰收奠定基础。
诗句“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范成大)描绘了春雨中播种的繁忙景象。
-
茶园管理
谷雨茶(雨前茶)采制正当时,南方茶农忙着摘茶,北方则进行香椿采摘与加工,制成香椿炒蛋等特色菜肴。
二、民俗活动
-
祭海与渔家习俗
渔民举行祭海活动,抬供品至海神庙或海边,祈求海神保佑出海平安,俗称“骑着谷雨上网场”。
旧时由渔行统一组织,现多由村民合伙完成,祭品包括猪头、饽饽、鞭炮等。
-
踏青与赏牡丹
谷雨前后牡丹盛开,山东菏泽、河南洛阳等地会举办牡丹花会,人们赏花、游湖,感受春日生机。
-
戴胜鸟与蚕事
布谷鸟鸣叫提醒农时,戴胜鸟飞落桑枝预示蚕事开始,养蚕户开始忙碌。
三、生活习俗
-
饮茶与养生
谷雨茶富含维生素和氨基酸,具有清火、明目功效。南方有“雨前茶清火”的传说,北方则搭配香椿食用。
-
食香椿
香椿鲜嫩爽口,营养丰富,可炒蛋、凉拌或入药。北方谷雨食香椿习俗尤为盛行。
-
走谷雨与祈福
古时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野外散步,寓意与自然融合、强身健体。部分地区会祭仓颉,祈求学业进步。
四、文化传承
-
诗词与书画
谷雨引发文人墨客创作,如齐己的《清嘉录》记载“谷雨看花局一新”,牡丹成为文人雅士的赏析对象。
-
教育与传承
幼儿园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教孩子了解节气知识,传承传统文化。
谷雨既是农耕文明的体现,也是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象征,不同地域的习俗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节气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