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的《伤寒论》包含113个药方,这些方剂根据六经辨证体系构建,通过主方加减变化应对不同病症。以下为部分代表性方剂分类整理:
一、桂枝汤类
-
桂枝汤 :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
桂枝加附子汤 :温阳散寒,用于风寒表虚兼阳虚证
-
桂枝去芍药汤 :调和营卫且降逆,主治胸满心悸证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降气平喘,适用于喘息痰多证
二、麻黄汤类
-
麻黄汤 :发汗解表,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清热宣肺,用于表寒肺热证
-
大青龙汤 :辛温解表,主治风寒束表兼里有热证
三、柴胡汤类
-
小柴胡汤 :和解少阳,主治寒热往来证
-
大柴胡汤 :和解少阳兼里实,用于少阳阳明合证
四、栀子汤类
-
栀子豉汤 :清热除烦,主治虚火上炎证
-
栀子黄柏汤 :清热燥湿,用于湿热黄疸证
五、承气汤类
-
大承气汤 :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
-
小承气汤 :轻下热结,适用于轻症
六、附子汤类
-
附子汤 :回阳救逆,主治亡阳证
-
附子泻心汤 :寒热平调,用于寒热错杂证
七、其他经典方剂
-
白虎汤 :清热生津,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
-
四逆汤 :回阳通脉,主治少阴病阳虚证
-
小青龙汤 :温肺化饮,用于外寒内饮证
总结
《伤寒论》通过113个方剂的加减变化,展现了六经辨证的核心思想。实际应用中,常以主方为基础,根据病情灵活调整药物组成。例如,桂枝汤类方剂通过去芍药、加附子等变化,适应不同证候需求。这些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被誉为“众方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