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的小寒诗

元稹的《咏廿四节气诗·小寒十二月节》是唐代文学中描写小寒时节的经典之作,全诗如下: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

一、创作背景

元稹(779-831),字微之,是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他出生于北魏皇族后裔,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斐然。此诗作于唐代中期,作为《咏廿四节气诗》中的小寒篇,展现了其精湛的观察力和诗意表达。

二、诗句解析

  1. “小寒连大吕”

    小寒是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节与“大吕”(一种古乐律)相连,既点明了节气特征,又隐含岁月的循环规律。

  2. “欢鹊垒新巢”

    喜鹊筑巢是春天到来的象征,诗中通过这一意象传递出冬去春来的希望。

  3.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霜鹰向北飞翔,野鸡躲进茅草丛中,动静结合,生动描绘了冬末春初的自然生态。

  4.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以豁达的笔触回应严寒,点明节气转换的哲理,体现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三、艺术特色

  • 工整对仗 :如“霜鹰近北首”与“雊雉隐丛茅”的对仗工整,展现唐代诗歌的韵律美。

  • 意境深远 :通过动物行为暗示季节变化,如“欢鹊”“霜鹰”等意象,营造出冬寒中孕育生机的意境。

  • 节气文化融合 :将天文历法与自然现象结合,如“小寒连大吕”融合了时间与气候特征。

四、历史地位

作为《咏廿四节气诗》的组成部分,元稹的此诗为后世研究节气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也是唐代文人对自然观察与人文情感结合的典范。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小寒的十大禁忌

小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点,其禁忌事项在民间有广泛流传,以下整理为十大禁忌及养生建议: 一、核心禁忌 过度贪凉 避免过量食用冷饮或长时间暴露在冷风中,易导致寒气入侵引发感冒、关节炎等疾病。建议选择温和的饮食和适度的室内活动。 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 剧烈运动后毛孔张开,寒气易随汗水进入体内,加重阳气流失。建议选择舒缓运动如散步、太极,并控制出汗量。 过早外出晨练 清晨空气寒冷且可能污染

健康知识 2025-04-06

小寒吴藕汀的古诗

关于小寒时节的诗词,吴藕汀的《小寒》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作品,全词如下: 《小寒》 吴藕汀 众卉欣荣非及时,漳州冷艳客来贻。小寒惟有梅花饺,未见梢头春一枝。 注释与赏析 前两句 :描绘了小寒时节百花未盛开的景象,但漳州却有冷艳的花朵意外绽放,带有地域特色。 后两句 :以“梅花饺”为喻,既指小寒时节的特色食物,也暗含对春意萌动的期待,形成反差。 其他相关诗词 元稹《小寒》: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健康知识 2025-04-06

关于小寒的古诗四句诗

关于小寒的古诗四句诗,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此诗通过寒食节与小寒时节的交融,展现了老年的孤寂与对长安的思念,意境深远。 二、元稹《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

健康知识 2025-04-06

小寒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腊八粥、糯米饭、羊肉汤 小寒节气作为冬季重要节气,各地形成了丰富的饮食习俗,以下是综合多个地区的传统食物推荐: 一、北方地区特色食物 腊八粥 北方小寒必吃的传统食物,用黄米、白米、红豆、枣泥等杂粮与糯米熬煮,搭配桃仁、杏仁、花生等坚果及红糖、白糖点缀,具有驱寒补气、健脾养胃的功效。 羊肉汤 以羊肉为主料,搭配当归、山药、胡萝卜炖煮,或加入葱姜提鲜。中医认为羊肉性温,可驱寒补阳,适合怕冷、体虚人群

健康知识 2025-04-06

小寒节气菜品

小寒节气是冬季的重要节气,兼具养生与民俗特色。以下是结合传统与现代的推荐菜品及习俗总结: 一、经典节气菜品推荐 蒜香蒸排骨 食材 :排骨、蒜末、姜丝、香芋 做法 :排骨腌制后与香芋同蒸,蒸40分钟加葱花爆香,补营养、强免疫力。 山药鲫鱼豆腐汤 食材 :鲫鱼、山药、豆腐 做法 :豆腐先焯水,与山药片、鲫鱼片同煮,加枸杞提鲜,健脾益精、美容养颜。 腊八粥 食材 :黄米、白米、江米、小米

健康知识 2025-04-06

小寒必吃八种食物

以下是小寒节气必吃的八种食物推荐,结合中医养生理念和现代营养需求整理: 一、核心御寒食物 羊肉 养血补阳,温中散寒,是冬季进补佳品。建议搭配当归、山药、胡萝卜熬煮,增强驱寒效果。 萝卜 清凉解毒,生津润燥,可缓解冬季燥热。白萝卜与羊肉同食,可互补营养。 白菜 解热除烦,通利二便,适合炖汤食用。老白菜根煮汤可治疗伤风感冒。 二、滋补类食物 枸杞 益肾阴亏,明目强身,常用于炖煮或泡茶

健康知识 2025-04-06

冬至进补老年人食谱

以下是冬至适合老年人的进补食谱推荐,结合滋补、暖身和强健三方面需求整理而成: 一、经典滋补汤品 虫草花炖鸡汤 食材:鸡肉300克、虫草花10克、红枣5颗、姜片适量、盐少许。 - 功效:补肺益肾,适合体质虚弱者。 做法:鸡肉焯水后与虫草花、红枣同炖,小火慢煮1.5小时。 红烧羊肉 食材:羊肉500克、生姜适量、葱段、八角2颗、桂皮1小块、料酒适量、老抽生抽各适量、冰糖适量。 - 功效:温中散寒

健康知识 2025-04-06

冬至传统食物

冬至作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气之一,不同地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习俗,其食物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是综合各地习俗整理出的冬至传统食物及寓意: 一、北方地区传统食物 饺子 寓意 :象征“交子”(古代货币),代表辞旧迎新、招财进宝,同时形状似元宝,寄托对财富的祈愿。 特色 :北方多以猪肉大葱、韭菜鸡蛋等为馅料,强调家庭团聚的温馨氛围。 馄饨 寓意 :因“馄饨”谐音“混沌”,象征打破混沌

健康知识 2025-04-06

冬至吃什么美食

饺子、汤圆、羊肉 冬至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不同地区有丰富的饮食习俗,以下是综合各地特色的推荐美食及寓意: 一、北方地区经典美食 饺子 寓意 :驱寒保暖,象征团圆与幸福。北方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习俗,饺子皮包裹着多种馅料,如猪肉大葱、韭菜鸡蛋、羊肉胡萝卜等,寓意家庭团聚。 特色 :北方饺子皮筋道,馅料丰富多样,煮制时翻滚跳跃,热气腾腾时香气四溢。 羊肉汤 寓意 :驱寒补阳

健康知识 2025-04-06

冬至后吃什么蔬菜

冬至后适合食用的蔬菜推荐如下,结合营养价值、口感特点及时令适宜性综合整理: 一、高营养推荐蔬菜 芹菜 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氨基酸,具有平肝健胃、促进消化的作用,可搭配香干、肉丝等炒食。 包菜(白菜) 含丰富维生素C、膳食纤维及矿物质,口感清爽,适合炖煮或凉拌,是冬季常见且营养全面的蔬菜。 大白菜 同样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功效,适合多种烹饪方式。 冬瓜

健康知识 2025-04-06

冬至菜谱大全家常菜

以下是冬至适合的家常菜推荐及做法,结合了营养均衡和易操作性,供参考: 一、热菜推荐 娃娃菜金针菇焖鸡腿 鸡腿焯水后与娃娃菜、金针菇焖煮,鲜嫩多汁,适合全家人食用。 三鲜馄饨饺 包含猪肉馅、虾仁、香菇等,搭配紫菜、虾皮提鲜,可搭配醋或辣椒酱食用。 炸莲藕丸子 莲藕与猪肉末混合制成丸子,外酥里嫩,搭配酸甜酱汁更佳。 蒜蓉炒包菜 简单快捷,蒜蓉爆香后加入包菜翻炒,可加糖提鲜。 青菜炒肉

健康知识 2025-04-06

南方人冬至吃什么

南方人在冬至这一天通常会吃一些具有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的食物,以下是一些南方地区常见的冬至传统食物: 汤圆 :在江南地区,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象征着团圆和美满。汤圆的外皮圆润,里面的馅料甜蜜可口,寓意着生活的美好和甜蜜。 年糕 :浙江、上海等地的居民会在冬至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升,象征着进步和成功。 糍粑 :在江浙一带,冬至有舂糍粑的习俗,糍粑象征着团圆和丰收。 羊肉汤 :在四川等地

健康知识 2025-04-06

冬至吃的家常菜推荐

冬至是传统节日,不同地区有丰富的饮食习俗。以下是几道适合冬至的家常菜推荐,涵盖荤素搭配和养生理念: 一、经典荤菜推荐 葱爆羊肉 做法 :羊肉切薄片腌制后,与葱姜末爆炒至断生,再加入大葱白翻炒至软糯。 营养 :温补脾肾,适合冬季驱寒。 啤酒鸭 做法 :鸭肉与啤酒同煮,去腥增香,搭配啤酒的氨基酸提升风味。 营养 :滋阴润燥,适合秋冬季节。 香煎脆皮豆腐 做法 :豆腐煎至金黄后

健康知识 2025-04-06

冬至吃五样肉是什么菜

羊肉、牛肉、猪肉、羊肉、鸽子肉 冬至吃五样肉的传统搭配及推荐菜品如下: 一、推荐肉类及搭配 羊肉 推荐菜品 :红烧羊肉、羊肉汤、啤酒鸭 功效 :温中祛寒,富含蛋白质、铁质及维生素B族,改善贫血,增强免疫力。 牛肉 推荐菜品 :红烧牛肉、姜母鸭、红油口水鸡 功效 :补气养血,含铁和锌,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 猪肉 推荐菜品 :香酥里脊肉、猪肉白菜炖粉条、红烧羊排 功效

健康知识 2025-04-06

冬至你吃什么传统食物

饺子、汤圆、羊肉、年糕 冬至作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气之一,不同地域的饮食习俗差异显著,主要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流派: 一、北方地区传统食物 饺子 北方冬至必吃,象征团圆与吉祥。传说源于医圣张仲景的“驱寒娇耳汤”,后演变为驱寒保暖的习俗。北方多以猪肉、韭菜、鸡蛋等为馅料,形状似元宝,寓意财源广进。 羊肉 象征驱寒补虚,适合冬季食用。北方有“冬至吃羊肉”的习俗,常搭配萝卜、粉丝等炖煮,或与辣椒

健康知识 2025-04-06

冬季进补最佳10道菜

以下是冬季进补的10道经典菜肴推荐,结合了营养均衡与养生功效: 一、经典荤菜推荐 红萝卜炖羊肉 羊肉驱寒补虚,红萝卜去膻增香,两者搭配可强健筋骨,适合冬季进补。 萝卜炖牛肉 白萝卜清热生津,牛肉补铁强身,一荤一素平衡营养,可缓解冬季干燥。 清蒸鲈鱼 鲈鱼富含优质蛋白,清蒸方式保留鲜味,搭配姜葱料酒可提升滋补效果。 酱猪蹄 猪蹄炖煮后软糯入味,富含胶原蛋白,适合关节不适者进补。 酸菜鱼

健康知识 2025-04-06

女人过了冬至的危害

关于女性在冬至后可能面临的风险,综合权威医学建议和养生知识,主要危害及预防措施如下: 一、女性专属风险 宫寒与妇科疾病 女性属阴寒体质,冬季寒气易入侵导致宫寒,可能引发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等妇科疾病。若长期受凉(如下半身保暖不足),还可能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 月经不调与痛经 寒性食物摄入过多或保暖不当,易加重痛经症状。长期月经不调可能伴随厌食症,导致经期停止或周期不规律。 二

健康知识 2025-04-06

冬至节气吃的食物

冬至作为中国传统节气,饮食文化丰富多样,不同地区有各自特色。以下是综合整理的冬至必吃食物及文化内涵: 一、北方地区传统食物 饺子 象征团圆与吉祥,北方冬至必备。可包猪肉、牛肉、韭菜鸡蛋等馅料,搭配葱姜水、花椒等调料,煮三滚后食用。 文化寓意:除旧迎新,驱寒保暖。 馄饨 部分北方地区冬至食用,象征打破混沌、团圆。北方多以羊肉为馅,南方则多配蔬菜。 年糕 与汤圆齐名,寓意“年年高升”

健康知识 2025-04-06

冬至是阳气最弱的一天吗

是的 冬至是阳气最弱的一天 。冬至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短,夜晚时间最长,标志着阴阳的转换。在中医学中,冬至被认为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的时节。尽管阳气在冬至之后会逐渐回升,但在这一天,人体的阳气储备相对较弱,就像手机电量不足一样,随时可能“罢工”。 阳气的衰弱使得身体容易受到寒冷的影响,表现为手脚冰凉、疲惫乏力,甚至频繁感冒。冬至这一天也被称为“阴极”,是阴阳转换的重要节点。古人云

健康知识 2025-04-06

三种人不宜过冬至

关于冬至这一传统节气,不同地区存在多种习俗和禁忌,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不宜熬夜 冬至是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夜晚阴气最盛,古人认为此时熬夜易受邪气侵扰,导致免疫力下降、感冒、关节疼痛等健康问题。现代人熬夜更易损伤阳气,加重疲劳感。 二、特定人群需谨慎 孕妇 传统习俗认为孕妇冬至不宜回娘家,可能影响家庭运势或自身健康。若需探视,建议提前沟通并选择温暖环境。 病患 冬至后阳气回升

健康知识 2025-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