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简称CSG) 是一种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其特点是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炎症和破坏,通常不会导致胃黏膜深层结构的损伤。这种炎症通常由长期的胃黏膜刺激引起,包括饮食因素、压力、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病因
- 幽门螺杆菌感染:这是最常见的病因,约70%-90%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 不良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喜欢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吸烟喝酒等。
- 药物刺激:如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抗生素等。
- 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精神紧张、抑郁、焦虑状态,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胃黏膜的血流量,破坏胃黏膜。
- 其他因素:如胆汁反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症状
大多数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多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如:
- 上腹疼痛:最常见的症状,多为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常因进食刺激性食物而加重。
- 腹胀:常因胃内潴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 嗳气: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
- 反酸:胃酸分泌增多。
- 恶心、呕吐:偶有发生。
- 食欲不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
检查
- 胃镜检查:是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方法,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情况,并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
- 幽门螺杆菌检测:包括尿素呼气试验、胃黏膜组织检查、血液抗体检测等。
-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治疗
- 改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规律饮食、减轻压力等。
- 药物治疗:
- 根治幽门螺杆菌:对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需要进行根治治疗,通常采用四联药物治疗法(质子泵抑制剂 + 两种抗生素 + 铋剂)。
- 抑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PPIs)、H2受体拮抗剂等,用于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症状。
- 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用于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 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用于改善胃肠动力,缓解腹胀等症状。
- 饮食调理:建议高纤维、低脂肪的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和含咖啡因的饮料。
预后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预后通常良好,尤其是如果及时诊断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长期未治疗的慢性炎症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因此定期检查和监测是必要的。
注意事项
- 对于有胃癌家族史或长期胃炎症状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任何可能的病变。
- 慢性浅表性胃炎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其常见原因之一——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可以通过口腔-口腔或粪-口途径传播的。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