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山海经》,以桂树成林得名
广西被称为“八桂大地”的由来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名称起源与文献记载
-
最早出处
“八桂”一词最早见于《山海经·番禺东经》:“番禺之西,八桂成林。” 这里描述的是古代桂树成片的景象,但当时“八桂”并非专指广西,而是更广泛地指代岭南地区。
-
后续演变
晋代郭璞在《游天台山赋》中延续了“八树成林”的意象,唐代诗人沈约、杨万里等也多次以“八桂”赞颂其繁荣。至宋代,“八桂”逐渐固定为广西的代称。
二、地理与文化因素
-
自然环境
广西盛产桂树,尤其是药用玉桂和观赏桂花,形成连片森林景观。桂花的香气浓郁,八月时尤为显著,故有“桂林八树”的雅称。
-
历史积淀
广西在古代属于岭南西道,其首府长期为桂林。明代开始,“八桂”作为行政区域名称被官方文献采用。桂林因“桂”树繁盛成为广西的文化象征,逐渐演变为整个地区的代称。
三、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
-
古代行政划分
秦朝设置桂林郡、南海郡等,覆盖今广西大部分地区。唐代以后,桂林长期作为广西的省会,进一步巩固了“桂”的地域标识。
-
官方文献的推动
明代《大明一统志》首次将“八桂”作为广西全称记载,此后成为官方文书和学者研究的标准称谓。
总结
“八桂大地”是广西独特的自然与文化结合的产物。其名称既源于《山海经》的地理描述,又与桂树繁盛的生态特征及历史行政区划演变密切相关。这一称谓凝聚了千年的文化底蕴,成为广西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