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病方》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古医方专著,全书约15000多字,涉及病症100多种,治疗方剂280余首,中草药物240多种。以下是关于《五十二病方》的主要内容:
内容架构与特点
- 病症分类:全书以52种病名为纲,每种病名下记载了多个医方,现存医方283个,实际涉及病名达100多个。
- 外科疾病:包括外伤、动物咬伤、伤痉(破伤风)、痈疽、溃烂、肿瘤、皮肤病和肛肠疾病等。
- 内科疾病:涉及癫痫、疟疾、食病、癃病、痉病、淋病及寄生虫病等。
- 儿科疾病:包括癫痫、瘈疭等。
- 其他科室:还涉及产科病、眼科病等。
治疗方法与药物
- 治疗方法:除了内服、外用药物治疗外,还采用了灸、砭、熨、薰等多种外治法,甚至还有若干祝由术(类似现代的精神疗法)。
- 药物配伍与剂型:书中记载了254种药物,包括草、谷、菜、木、果等植物药,兽、禽、鱼、虫等动物药,以及雄黄、水银等矿物药。药物配伍、剂型、方剂用法已初步成熟,如丸剂、饼剂、曲剂、酒剂、油膏、药浆、汤剂、散剂等。
辨证论治思想
- 《五十二病方》已经初步体现了辨证论治的思想。例如,在论述疽病的治疗时,处方讲究加减化裁,对症用药。
药物与方剂的多样性
- 书中不仅记载了药物的组成,还对药物的炮制方法、服用剂量、服用时间、禁忌等有一定的说明。
《五十二病方》的出土,填补了《内经》以来我国未有临床医学著作的空白,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西汉初期以前的临床医学和方药学发展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