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防治需根据生长阶段和病害类型选择针对性药剂,以下是综合推荐及使用要点:
一、主要病害及对应药剂
-
土传病害
-
根腐病 :推荐12.5%禾果利、20%粉锈宁、50%强力杀菌剂等,间隔7-10天喷施2次
-
茎基腐病 :80%戊唑醇、200克/升氟唑菌酰羟胺、24%噻呋酰胺等,可间隔7-10天重复喷施
-
纹枯病 :5%井冈霉素、250克/升丙环唑乳油,间隔10-15天喷施
-
-
叶面病害
-
白粉病/锈病 :20%粉锈宁、三唑酮、己唑醇等,发病初期喷雾
-
叶枯病 :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等,喷施叶面肥可防治
-
-
穗部病害
-
赤霉病 :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等,扬花期遇雨需尽早喷药,间隔5-7天重复
-
吸浆虫 :高效氯氟氰聚酯+噻虫嗪,灌浆期喷施
-
-
虫害防治
-
蚜虫 :10%吡虫啉、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喷杀叶片和嫩梢
-
红蜘蛛 :2%阿维菌素、联苯菊酯,喷施时兼治灰飞虱
-
地下害虫 :戊唑醇、溴氰菊酯拌种,或灌根施药
-
二、用药原则与注意事项
-
轮换用药 :避免连用同一种药剂,防止抗药性产生。例如根腐病可交替使用粉锈宁和禾果利
-
安全间隔期 :农药喷洒后需保留安全间隔期,避免过早采收影响药效
-
复配制剂 :针对多病害可复配使用,如唑醚·戊唑醇+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一季喷3遍
-
生物防治结合 :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如木霉菌、叶菌唑)或物理防治(如中耕除草)
三、特殊时期补充建议
-
播种前 :用50%多菌灵湿拌种子预防赤霉病,或吡虫啉拌种防治蚜虫
-
灌浆期 :需配合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使用,增强抗逆性
以上药剂需根据当地气候、品种及病原菌抗药性调整,建议优先参考农业部门推荐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