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风即惊厥,改善抽风需从多方面入手,关键在于发作时做好应急护理,后续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同时在生活中做好预防措施。具体如下:
- 发作时应急处理: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侧卧,解开衣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堵塞气道引发窒息,比如孩子高热惊厥时就可这样操作 。还需防止受伤,抽搐时不可用力按压患者肢体,避免骨折或肌肉损伤,可在上下牙齿间垫毛巾、纱布,防止咬伤舌头。要准确记录抽搐开始时间、持续时长、抽搐表现等情况,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 明确病因治疗:抽风病因多样,感染性因素像颅内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颅外感染(如急性胃肠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非感染性因素包括颅内疾病(如脑肿瘤、先天性脑积水)、颅外疾病(如低血糖症、低钙血症)等。针对不同病因,治疗方法不同。若是高热引起,需迅速降温,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同时配合温水浴、冰袋等物理降温;感染所致则要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治疗。
- 药物治疗:对于抽风持续不缓解的患者,可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钠等药物控制症状,但务必严格遵医嘱使用。如果是癫痫引发的抽风,患者可能需长期服用卡马西平片、丙戊酸钠片等抗癫痫药物。
- 日常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因为睡眠不足、过度劳累易诱发抽风。在饮食上,要均衡膳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 B 群、钙、镁的食物,如全谷物、绿叶蔬菜、坚果、奶制品,以维持神经系统稳定,同时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防止脱水诱发抽风。适度锻炼也很重要,像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能增强体质;练习瑜伽、冥想,可提高身体自我调节能力,减轻精神压力。
改善抽风情况,需重视发作时紧急处理,积极配合医生查明病因并治疗,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若经常出现抽风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